-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第三板块《文化生活》 广州市知用中学陈继烈老师编 第六课(灿烂)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79.一.1.(1)]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p80.一.3.(2)]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p80.二.3. (2) (3)] 考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79.一.1.(1)]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 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p80.一.3.(2)] 知识点: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往,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p80.二.3. (2) (3)] 知识点: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81.一.2. ]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82.一.3. (1)]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p82.二.1]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p82.二.3. (1)] ? 考点: 第七课(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p81.一.2. ] 知识点: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E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p82.一.3. (1)] 知识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p82.二.1] 知识点: 烽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p82.二.3. (1)] ? 知识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经历衰微的表现的是() ①圆明园被焚毁②与外国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署③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④洋务运动的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B 立意: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经历衰微表现的理解程度。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选项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 北宋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史书——《史记》,被列为正史之首 ④. 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立意:检测学生对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清代盛行“北碑南帖”之说,此说创自阮元。他曾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文,轰动一时。他认知历代书法可分南北两派,南派由钟路、卫措传给王益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等;北派由钟路、卫璃传给索靖、崔悦、欧阳询、请遂良。并说,北派书家长于碑榜,南派书家长于启犊。“北碑南帖”之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以下特征() A.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博大精深,实用性强 B 立意:检测学生对中华文化区域性特征的把握,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省教研室政治科编写 第三单元测试练习 注:除练好市教研室编写的练习外, 还要注意以下练习。 1·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人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以上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A.要注意运用先进民族的文化逐步替代本民族文 B.要善于运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去影响教育其他民族 C.必须加强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D.必须注意吸收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C 一、单项选择 2.台湾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抵达广州,开始名为“民族之旅”的访问行程。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料员工作内容.docx VIP
- 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doc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乌当组团.pdf VIP
- 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正式版)D-L∕T 1770-2017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docx VIP
- 《结构全寿命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VIP
- SI、PI协同的EMI分析—打印版.pdf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