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docVIP

赣榆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 今天,各位领导莅临我县对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灌南县粮食局,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按照省局确定的调研提纲,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就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作一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企业改革前基本情况 2001年以前,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共有33个,职工总数2843人,其中:粮食购销企业27个 (26个粮管所,1个储备库)职工总数1757人,仓容总量15.68万吨(其中,建于70年代以前仓容量达6万吨,占仓容总量的38.26%)。非粮食购销企业6个,包括粮食、油脂、饲料、溶剂、食品涉粮加工生产、企业各1个和1个粮食贸易公司,均为国有独资企业。 二、企业改革进展情况 2002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县政府一系列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和省、市粮食局一系列工作部署,从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因企制宜,制订并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大企业改革的推进力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 这项改革始于2002年5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全体起立,置换身份;择优返聘,提高素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提高效益。具体采取了以下七项改革措施: 1、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实现减员分流。购销企业除去符合内退、工伤、病退政策规定的职工和企业军转干部以外,其余1518名职工通过解除或提前终止职工与企业原来的劳动合同关系这一措施,全部置换了身份,占改革前职工总数的86.4%。这1518名职工身份置换以后,按政策规定,给予了一次性经济补偿,办理了失业保险,实行了档案托管,转接了劳动关系,并纳入了我县社会保障体系。 2、调整企业布局结构,实施企业资产内部整合。一是根据我县乡镇改革后新的行政区划,通过撤并,将原来26个粮管所调整重组为18个。2006年又将地处偏僻、规模偏小、失去作用的黑林粮管所并入厉庄粮管所。调整重组后,购销企业总数由原来的27个减少到目前的18个,共减少9个,减少的这9个企业都撤销了工商登记,不再保留原企业牌子,其资产一律并入调整后的企业,国有性质不变,由调整后的企业作为法人单位负责使用和管理,没有空壳企业及资产闲置、流失情况。二是对购销企业附营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等办法,予以盘活。变现收入552.2万元,全部用于充实企业改革成本。 3、实行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三能”机制。打破企业干部职工原身份界限,从身份置换人员中,择优返聘224人重新上岗,这224人无论在管理岗位还是非管理岗位,一律实行聘用制,并签订了新型劳动合同,其报酬在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由企业根据员工所在岗位、贡献大小及企业效益情况自主确定。由此建立起了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等“三能”新的企业经营机制。 4、实施企业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制。鉴于调整重组后18家购销企业大多规模偏小、资产比较陈旧,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条件尚不成熟等实际情况,我们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2006年4月份起,对18家购销企业分期分批实施了内部承包经营。在实施企业承包经营中,由县粮食购销公司与承包者签订了规范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明确了双方权利、义务等,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5、积极改善企业发展“硬件”,增强企业发展能力。2004年以来,我们根据基层购销企业的现状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整合有效资产、退出低劣资产等途径,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改善企业的粮食收储“硬件”。一是积极培育骨干企业。投资700万元,2006-2007年在储备库共新建2万吨高大平房仓,新建两个粮食烘干车间,并配置了部分现代粮食收储机械,使该库仓容总量增至3.8万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作用发挥更明显。二是加强仓房设施维修。共投资500多万元,加上上级支持的资金,共维修旧仓5万吨,整修水泥晒场、下水道等30多处。三是充实粮食机械设备。投资200万元,购买10台日产烘干和21台地中衡等粮收储设备,配置到基层所、库,致力于改善企业粮食收储条件。 6、着力解决企业改革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在千方百计筹集费用,保证离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职工遗属等特殊群体政策规定的生活待遇等兑现的同时,鉴于购销企业改革以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交织,职工上访时有发生,稳定压力不断增大等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不等不靠,千方百计筹措费用(如拿出购销企业的经营利润),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分期妥善解决好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主要体现在一是2005年筹集费用300多万元,将259名(当时实际人员数)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保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