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燃烧与燃料(鲁教版九上)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构建·经纬互联 经典真题·感悟中考 单元评价检测 网络构建·经纬互联 经典真题·感悟中考 单元评价检测 1.(2010·滨州中考)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 【解析】选C。A中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B、D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故不能燃烧。 燃烧和灭火 2.(2010·綦江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解析】选A。设置隔离带的做法是将可燃物与燃烧区域分开,与移走可燃物的灭火原理相同,但与隔绝氧气无关。 3.(2010·天津中考)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解析】选B。煤矿的矿井内、闲置的沼气池内可能有可燃性气体甲烷,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 4.(2009·成都中考)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这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方法之一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D.降低着火点 【解析】选C。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温度降到了大豆油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熄灭。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2010·潍坊中考)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解析】选C。物质甲分子是由两个B原子构成的单质;每个丙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丙分子中A、B原子的个数比为3∶1;任何反应的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都不会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如本题中反应物分子为4个,生成物分子为2个;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会改变,可确定3个乙分子共含有6个A原子,故乙的化学式为A2。因此选C。 6.(2010·随州中考)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 g 【解析】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10+10+10+2) g-(2+21+2) g=7 g,所以D项错误;由于d的质量没变,可能是催化剂;a、b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c的质量增多,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物质可能是单质。故A、B、C项说法正确。 7.(2010·汕头中考)硝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受热易分解。 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 NH4NO3====N2O↑+2X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 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硝铵应_________保存。 △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左边有2个N原子、4个H原子、3个O原子,右边有2个N原子、1个O原子,则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每个X分子含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 (2)O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1。(3)硝铵受热易分解,应低温保存。 答案:(1)H2O (2) +1 (3)低温(合理答案均可)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8.(2010·江西中考)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_____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框图中可看出反应前有两种不同分子即一氧化碳(CO)分子和一氧化氮(NO)分子,反应后多出了与反应前不同的两种分子,即二氧化碳(CO2)分子和氮气(N2)分子。框图中表示的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可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实验的结论等方面作出解答。例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化学变化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