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三民俗文化
【七老爷庙会】
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保护神,在西塘百姓的心目中,七老爷就是他们敬仰的守护神。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七老爷的生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大家把七老爷和七夫人的行宫抬出庙门,从晚上十一点出发,在西塘各按预定路线走,一路旗帜飘扬,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巡游,镇上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搭了帐篷,供七老爷与七夫人在帐内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庙中,于是在庙内开始演大戏,连演三天。几乎全城出动,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场面热闹非凡。
【图片】
【嘉善田歌】
田歌通常称为“山歌”、“田山歌”,历史文献又称“吴歌”,是流行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上海青浦等地的一种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歌。田歌历史源远流长,史籍中有“吴觎”、“吴声”的记载。嘉善田歌是田歌中的一支,流行于嘉善县环绕汾湖的姚庄、陶庄、西塘等地,直接传承于四百多年前明代吴歌。明、清直至民国早期,嘉善田歌在乡间盛行,常有田歌手组织歌班隔畈斗胜,农闲时还要到邻村去斗歌。
嘉善田歌的曲调、文学形式和演唱形式,具有鲜明的江南民歌特点,又富有嘉善地方特色。其曲调共有七个,即“平调”、“滴落声”、“急急歌”、“落秧歌”、“埭头歌”、“羊骚头”、“嗨啰调”。前三种曲调一般由一人演唱,后四种曲调是采取“起头”、“卖”、“细腰”、“撩梢”、“满棚叫”等演唱方式由几个人有机配合,形成独唱、接唱、齐唱的特有形式。曲调节拍以慢板为主,也有一拍一字、一拍两字甚至一拍三字的“急急歌”。演唱时,时而徐缓舒展,曲调悠长,情感柔和婉约,时而如疾风,像暴雨,把思想情感推到高潮。田歌的“撩”、“卖”、“细腰”、“满棚叫”等演,唱方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江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嘉善田歌的歌词,以七言四句为基础,多衬字、衬词,形成独特的杂言、长言句式,“急急歌”则为百余字的扩充句式;表达方式上,多用吴音俚语以及谐音双关,形成与众不同的吴歌特征;题材内容上,以反映吴地农村生活为主,思想情感的表达含蓄婉转;嘉善田歌的作者大多是不知名的平民百姓。
嘉善田歌的演唱场合和人数一般比较自由。田歌一般在从事耘苗、耥苗、摇船、罱泥等劳动时演唱,夏天晚上乘凉时也经常唱田歌。在演唱人数上,多是一人演唱,也有歌班的组合。歌班由三人、五人或七人、九人组成,成员分工明确,各自固定唱“起头”、“卖”、“撩”、“二卖”、“细腰”、“撩梢”等段落,互不相混。歌班组合是其他江南民歌演唱所未见的。
嘉善田歌的代表作有《五姑娘》、《呆老公》、《小犀牛》、《四个姑娘去踏车》等。《五姑娘》是流传至今的嘉善田歌的代表作品,故事动人,音乐形式富有感染力,在民间已传唱了一个世纪。
嘉善田歌的主要传承人是嘉善县姚庄镇的顾友珍、顾秀珍姐妹,二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嘉善田歌已进入姚庄等镇的中小学课堂,通过举办培训班、田歌演唱赛等形式,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田歌、演唱田歌、传承田歌。
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1983年,十三位嘉善田歌手与部分领导、工作人员合影。其中后排左一为县文化馆金天麟,后排右一、右二分别为县文化馆韩金梅和馆长何焕,前排右一为县委宣传部长黄晓。(周向阳/供稿)
1954年夏,嘉善县著名田歌手吴福庭在村头乘凉时唱田歌。(嘉善县文化馆/供稿)
【汉服文化周】
西塘汉服文化周是由方文山发起的汉服文化活动,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的弘扬及传承为根本目的,是中华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大规模的呈现。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举办。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无论是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还是宋的端庄,明的中和,汉服都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而因朝代更迭的历史因素汉服断层了三百多年,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更需要直接有力的宣传及提倡,这样才能获致最大能见度与影响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属于两岸同胞,更属于全球华人和炎黄子孙,期待对中华民族服饰礼仪文化有着传承热血与使命的人们,推动“中国风”,共筑“中国梦”。
西塘汉服文化周包括朝代嘉年华、汉服好声音、水上T台秀、汉服之夜、水上传统婚礼、汉服相亲大会、汉服发展高峰论坛、国学好好玩、西塘杯传统射箭邀请赛、草船借箭、中国风集市、文创作品展、霹雳之夜、拜师礼、铠甲展、中华武备展演、“西塘杯”古诗词大赛、全民汉服K歌生日会、美少女雅集等。
西塘汉服文化周通过汉服与古镇的结合,弘扬民族文化,让全世界的汉服同袍了解西塘,热爱西塘。把汉服文化周打造成为西塘的文化名片,提起汉服,就想到西塘。
【图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格上基于同态加密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计算机工程.PDF
- 格宾网的施工工艺及应用-水利建设与管理.PDF
- 栽培方式对当归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天津中草药杂志社.PDF
- 桂林三大古水利工程的历史功能及现状.PDF
- 桂花叶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PDF
- 框架一抗震墙高层建筑杭震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华侨大学学报自然.PDF
- 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PDF
-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中国中药杂志.PDF
- 桔芽达瘦蚊生活习性观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 桥梁病害检测与识别-武汉工程大学学报.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