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热辨治概述》课件
薛生白湿热病证的辨治及其临床应用; 引言
古今温病学医家对湿热病证论述较多,一般认为湿热病证是指温病中的一类证候,它包含外感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如湿温病,也包括温热夹湿所致的多种证候,如春温兼湿证、暑温夹湿证、伏暑各种证候。而临床证明在内科杂病中有关湿热证的特点及病理,也所见不少,可见湿热病证范围较为广泛,而它的临床价值日趋重要。
; 内容提要
一、对湿热“证”与“病”的理解及其引申意义
二、湿热病证内缘脾、肺、肾,外感风湿热暑邪
三、脾胃为中心,实传少阳,虚受心肝(肾)
四、痞、腻主湿存;寒、热明表里;
汗、渴辨热势。
五、湿热病证的辨析要点
六、湿热病证的辨治原则
七、薛氏治疗湿热病证的用药特点
八、薛氏《湿热病篇》常见病症的治疗
附 常见湿热病证的西医病名目录
历代医家论湿热病证医家与论著目录;一、对湿热“证”与“病”的理解及其引申意义;证比病更具有临床“广泛性”、“灵活性”、“准确 性”;症状表现多样:; 变局:湿热在气不解,郁结化火,见耳鸣、干呕;
气营交炽,邪陷营血,热扰心神,引动肝风,迫血妄行,见灼热、昏厥、发痉、斑疹、出血。
热盛灼伤阴津,心肝(肾)阴伤,见 失眠、心悸、消渴、肢体拘挛麻痹----此证病情较重、虚实夹杂、病位较深。
;;四、湿热病的主症:痞、腻主湿存;寒、热明表里; 汗、渴辨热势。;2、湿热郁蒸,胃浊上泛
故湿热病证初起见舌苔白腻;
若湿渐化热,则舌苔转黄腻。
3、恶寒—湿遏阳郁,热不外达。或重或轻,或现或隐,或足胫冷。恶寒为邪偏于表,肢倦则责于脾;肌肉烦痛则属于胃。
;4、发热
A、湿热证初发阳明太阴之表,卫气同病,发热不重;卫分与肺、脾胃、肾相关
B、继而湿热久郁,病入阳明太阴之府,湿遏热伏,热蒸湿动,则但热不寒,即热势不高,热象不显,身热不扬或午后较甚,不为汗解。
C、或见起伏热,发热间歇期仍可因湿郁阳气而恶寒。可见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湿郁。
寒热往来与病性、病位均相关
D、若湿热久郁,湿从燥化,亦所谓“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故见高热恶热。
;5、湿热交阻,热蒸阳明,则汗出;由于湿郁气机,则以头汗偏多或上半身有汗,或胸腹有汗,或下半身有汗,并且时有汗出,汗出不畅,汗少时身体沉困,或汗出怕冷。
6、湿阻则津气不升,故口渴;
饮内留而不欲饮;
热势偏重,津伤甚则引饮。
症与情询问同样重要
; 在以上六个主症中:
痞、舌是辨湿热之关键,湿存则必见胸脘痞满和苔腻;
寒热则可辨脾胃表里部位;
汗出异常、口渴异常主判热势轻重。
;五、湿热病证的辨析要点:;2.病位
上焦:头重如裹 ,神情呆顿,胸痞,或呼吸不畅等
中焦:脘腹胀闷,恶心或呕吐
下焦: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大便不畅,阴部潮湿,苔根腻。
3.辨识“湿与气”关系
湿易遏阻阳气;湿阻气机,津液不行;湿阻经络;湿阻三焦,气化失利。湿与气辗转相因,变生诸证。;六、辨治原则; 辨治原则;开支河---调和脾胃,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芳化、辛开苦降之品,达到湿去热清,升降有序,药如藿香、苍术、半夏、厚朴、黄连、白蔻仁、荷叶等。适用于湿热在中者。
导下源---通利大小肠,渗湿于热下,达到“湿去则热孤”和给邪以出路的目的,药如二苓、泽泻、生苡仁、滑石、竹叶;枳实、焦槟榔、晚蚕砂等。适用于湿热在下者。;2.调理脾胃;脾胃为人体上下表里之枢纽;升脾降胃,同时不忘清泄少阳、宣肃肺气、通降肠腑
3改善病理:湿热生毒、湿邪阻气、热邪伤津、湿热酿痰、伤血成瘀、湿热化风等——解毒、理气、化痰、祛瘀、息风、养阴
4.调补脾肺心肝肾,增强人体扶正祛邪的能力。
5.调理与护理;七、薛氏治疗湿热病的用药特点:;(三)湿偏上焦,多以开肺气为主,主张用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用栀子、豆豉、桔梗、枳壳、杏仁以流动气机,为肺心疾患治疗提供思路。
(四)对中焦湿热者,多芳香辛开、苦温与苦寒,祛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碍湿。药如藿香、菖蒲、槟榔、草果、厚朴等。急慢性消化系统炎症等有效
;
(五)湿流下焦宜“开泄中上、源清而流自洁”,薛氏指出:“浊以分利为治,药用猪茯苓、泽泻、通草、六一散。”与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相符。其中六一散应用广泛。
为临床有效治疗泌尿系疾病开辟了途径。
(六)薛氏以用药之轻重多寡,示证之权衡得宜,如治肺胃不和引起的呕恶,黄连、苏叶两药总共不过一钱;而热邪深入营血,治疗则不第凉血,并需解毒”,强调须用大剂。
(七)薛氏喜用鲜品药,鲜品喜用鲜品药,鲜品气味浓香,芳香之品宣气化湿作用更显,甘寒生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怎样选购冰箱.doc VIP
- 202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 VIP
- 魏晋玄学课件.ppt VIP
- 2020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共4课)(2020新版).pdf
- 2024年包头市九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1年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业本提优-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含答案)(苏教版).doc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上岗资格考试题B卷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