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工开物探讨科技史教材及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天工开物探讨科技史教材及应用.PDF

由天工開物探討科技史教材及應用 劉可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系博士班 壹、前言 一本暢銷好書容易編寫,一部能歷久彌新、永世流傳經典名著不易完成。李時 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考工 記(作者不詳)及沈恬的夢溪筆談等長篇巨著,都是中國古代所留存的科技類經典好 書。這些著作大都具有承前啟後,集歷代之大成的特點,它們既承接前人的優秀成果, 而且在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方面,還有許多創新。而天工開物使用歷史文獻研究和田 野調查研究法,為農工庶民們的生活,留下客觀科技史紀錄,作者宋應星 實踐「讀萬 卷書行萬里路」的知行合一觀念,將教育知識與自然環境的觀察合而為一,並著實重 要地紀錄農工產業的科技成果,它總結十七世紀前之明末中國社會農、工業的科技發 展,擺脫當時學而優則仕和制式教育的寫作。閱讀此書,會刺激人們觸動心靈,思索 中西文化問題,現階段人與科技、人與天地的關係,以及活在當下所需要深刻反省的 問題。 在最近中國大陸出版的影響中國的 100 書內,作者張秀平及王曉明也將本草綱 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考工記及夢溪筆談選入其中。根據史料記載十六世紀中葉 以後,西方耶穌會的傳教士來到中國,西方最新科技也跟著傳入中國,對我國近代科 技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傳教士中以利瑪竇、艾儒略、湯若望等人一起共同翻譯 許多科學著作,如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都成為介紹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在教學 中適時引用這些經典名著,可以讓您的教學引經據典,集思廣益,收事半功倍之效。 71 貳、天工開物內涵及科技史 宋應星寫書前,先參考古書文獻,如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 傳、論語、孟子、史記、漢書、後漢書、山海經、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孔子 家語、嶺表錄異、于田行程記、糖霜譜、墨譜、墨經、本草綱目等二十四書,再應用 田野研究尋找資料。他發現許多科技資料,都在國人自私「祖傳祕方」的情況下失傳 矣!因此,他走出家園篤遵知行合一實證精神,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心態,到民間 各種生產場所參觀,向工人請教各種詳細生產的技術。此外,他也從宜縣送往迎來的 商人談話中,獲得一些有關於生產方面的知識。在沒有老師可請教,也沒有志同道合 的朋友討論下,獨自歸納整理,終於在西元 1637 年完成一部「天工開物」偉大巨著, 他的學術研究精神,實為後人所讚譽。書中以簡單文字、圖片及量化數據方式,整理 出農、工產業生產技術,但此書與當時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主流思想 相背離,並未受到廣泛的重視。僅於古今圖書集成 與授時通考引用,刊印二次後,於 乾隆時期,因書中「夷虜」字眼,而成為禁書。然此書在日本反造成流傳,於十七、 十八世紀裡被大量引用之重要科技叢書,中國則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被學者自 日本迎回採用。本書內容概述如下: 一、作者及章節安排 (一)原著作者 宋應星,字長庚,明朝江西省南昌府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鄉 牌樓村)人,生於明萬曆十五年(西元 1587),約卒於清順治年間(十七世 紀中葉),出身於名門書香。曾祖父宋景擔任過御史和吏部尚書,其父爲工 部官員。他出任地方官吏,正直清廉,深得汀州百姓敬仰。崇禎十六年(1643 年),宋應星又前往安徽毫州就任知州,官居五品。為官期間就已完成論氣、 談天、原耗、美利箋、雜色文、天工開物等哲學和技術著作。次年,因明朝 覆滅,便告老還鄉,著書立言,以文學論著自娛。他常接觸下層人民生活, 對當時明末政治的腐朽及學風的敗壞,有較深刻的體認。宋應星大部分著作 多已失傳,現只存天工開物、野議、論氣、談天和思憐等五部作品。從野議 72 和思憐著作中,可看出他親民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憂國憂民和追根 究底的文學造詣。他以天工開物傳世,並享譽於海內外。 (二)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