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电力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2期 总第173期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22.003 高校美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张 盼 摘要:高校美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促进大学生自由、充分、和谐发展 不可或缺。然而,时下的高校美育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和困境。如对高校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美育本身的错误理解和认识等,以及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课程滞后、师资匮乏、教材不足等问题。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美育,深入分析高校美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 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盼(1987-),女,河南汝南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考试理论、高等教育法学。(福建 厦门 361005)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 体育等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是 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 人的高级精神素质和能力,如果缺乏这种素质和能力当然不成 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 其为 “完整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人。蔡元培指出:“美育的基 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础在学校”。高等院校是人类文明发扬和传承的沃土,是培育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和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圣地。在经济迅猛发展和各种产业不断 [1]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兴起的社会中,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培养出既具 自20 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了美育理论以来,美育研究和实 有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施在我国逐渐开展。美育本身是一种生命的教育,美育具有独 因而,大力实施美育是高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特性、愉悦性、形象性、自由性、潜移默化性、渗透性,能恢 二、高校美育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复人性的和谐,实现个体生命与整个世界、感性与理性、科学 自1999 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来,美育提 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等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出高级 上了高等院校的工作日程,并成为一个时代性的命题,受到一 专门人才的重任,高校美育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然而, 定重视,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纵观时 时下的高校美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下的大学校园,依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美育的理解 首先,大学生审美能力不足。主要指一些大学生审美感知 远在我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音乐具有陶冶性情、启迪智 能力欠缺,审美鉴赏能力不高,美的创造能力不足。如长期以来, 慧、辅佐政道、教化风俗的独特功能。从西周开始,学校教育 高雅艺术一直难以走进大学校园,而校园里随处泛滥着许多格 就开设了 “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称为“六艺”,“乐” 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一些大学生醉心于各种流行文化的精彩刺 就是音乐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修养从诗开始,通过“乐”才能 激,而在阅读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不能从中获得心灵的陶 完成,因而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德育角度表 冶和审美的愉悦等。 达了对美育的重视。荀子认为 “乐”可以改善民心、移风易俗、 其次,审美水平不一。体现在有的学生从小受到很好的熏 促进社会的安定。西方的先哲们对于音乐的功能也有过精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