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doc.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doc.doc

PAGE \* MERGEFORMAT 1 ﹡﹡概况﹡﹡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212平方米,体育场面积共22318平方米,体育馆面积共425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1万册,电子图书2800册,订阅杂志、报刊343种。固定资产总值12900万元。全年教育经费投入1163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1634万元、自筹经费0万元。全年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391万元,拥有计算机516台,多媒体教室座位87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100Mbps,数字资源量12000GB,“信息技术”课程1课时/周。普通教室54个、专用教室11个、实验室13个。教职工2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117人、中级职称95人。专任教师236人,包括特级教师7人、北京市骨干教师6人、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280人。开设教学班45个,即高中班45个。高中毕业593人;招生544人,其中,小学0人、初中0人、高中544人;在校生1772人,其中,高中1772人,包括寄宿生1180人。高中录取分数线524分(本区),应届高考本科上线率94.3%。(李学园) ﹡﹡概述﹡﹡ 2017年概述-顺义一中 2017年,顺义一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统领,以迎接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着力提升学校课程的生态性,提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主题为“慈小善为,情存心头,广而行善,爱满一中”大型义卖活动。组织“唱响班歌 绽放青春”班歌比赛和“红歌传情 礼敬中华”合唱比赛。高一新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军训和国防教育活动。走进北京国际鲜花港和河北民俗村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北京市优秀学生访谈展播,观看电影《建军大业》、儿童剧《想飞的孩子》、大型杂技神话剧《哪吒》等。举行成语大赛、诗歌朗诵大会,开展“不学礼、无以立”专题讲座,走进国博、故宫、名人故居等多个系列活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国际宽容日、世界粮食日等时间节点,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评选“文明之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校运会“1分钟入场式展示”活动,突显“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主题。坚持垃圾分类回收,全年回收塑料瓶7万多个,废纸700公斤。 增强教师队伍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连续三年组织干部教师赴华东师大进行系统培训,组织干部教师到大连连海书院集中进行国学素养研修。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和学习交流活动,开展教案交流学习和展示活动,开展教师与学生同步考试答题活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13节次,开展四步互助校本研修活动210节次。召开第二十四届新教师拜师会。8名青年老师上了汇报课。在首届“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周潜英、李恩可、康俊龙、李晓燕等4名教师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在2017年顺义区骨干教师评选中,7名教师被评为顺义区特级教师,6名教师被评为学科教学带头人,49名教师分别被评为骨干教师、园丁新星、教坛新秀,2名教师被评为百优班主任。胡安涛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马玉梅、马会放荣获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张福林晋升为正高级教师。李冬校长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全校教师获得区级以上奖励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共计293项,其中区级159项,市级85项,国家级4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 深入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率先开展北京市规划办课题《普通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的研究》,继续深化自我教育课题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立项重点课题)。数学学科提前三年开展了分层走班教学实验,语文学科的话剧表演选修课逐渐完善成为精品课程,英语学科的原版电影配音课程提升了人文性,历史学科开展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区级重点课题研究,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学科分别开设学科与生活选修课,如“中华民俗”、“模拟政协”等,在生活社会实践类课程开发上迈出了可喜一步。深入推进SCL项目(“学生为本教学法”)的实施,研究团队不断壮大,课堂发生了可喜变化。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和微游学活动。新开发“湖湘红色行”游学线路,体验湖湘文化,感受红色精神。继续开展“西北文化行”、“中华文化台湾行”,安排美国东、西海岸的游学课程,体验多元文化。话剧社学生走进首都剧场观看《李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版)等名剧。“中国人的审美与绘画”、昆曲《西厢记》、“月球探秘”、“全球变暖气候变迁”等9场名家讲坛,精彩纷呈。 积极应对新的高考改革。面对教师,开展《高考怎么改?我们怎么教?》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