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徐大河教学时间七节课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资源.PDF

设计者徐大河教学时间七节课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资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者徐大河教学时间七节课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资源

設 計 者 徐大河 教學對象國中一年級 教學領域自然與科技領域融入環境教 教學時間 七節課 育議題 設計理念 一、 「葉之美」單元:利用現有材料,學生自己動手將美麗的葉形,製作成書 籤,讓植物之美陪伴身邊,進而喚起愛護自然環境之情。 二、 「校園植物巡禮」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從校園周遭植物及一般農作物的觀察 當中,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及愛護植物的情操,進而對自然觀察活動產生興 趣,讓學生在學校為功課勞心之際,也能體會大自然化育萬物之美,以植物 為師,默默吸收營養、成長茁壯,日日有進步。 三、 「你認識我嗎?」單元:植物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有趣東西,舉凡它的根、莖、 葉、花、果實、種子,其中都有許多大自然的奧秘等待大家去發掘。觀察植 物的基本構造特徵,紀錄它特殊的顏色、氣味、形狀…等,進而去分析、比 較與分類,這是自然科學當中非常基礎且十分重要的過程技能,所以設計了 認識植物的單元加強一般學生普遍欠缺的生 物分類觀念,也由實物的觀察讓學生從觀察結果去做合理的推論。 四、 「植物生長祕密」單元:主要是針對學生對於維管束的構造和功能及年輪的 形成,往往無法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所以使用簡單的實驗材料:芹菜、紅墨 水,透過學生的觀察與實作,在課堂上就能對於維管束有較為深刻的了解,並 且對於「蒸散作用」、「滲透作用」、「運輸作用」等都有相關性,是很好的 說明範例;年輪的形成與四季變化的關係,家庭當中木材家具的紋路,透過年 輪標本的觀察與實際的解說,學生的理解程度將獲得改善。 五、透過班級互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民主觀念。 六、課程設計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 之植物課題,可單獨或抽離進行,以方便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植物的分類地位及特徵。【五界說】 2.認識植物的演化。【蘚苔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認識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4.認識蘋果果實的形成。 5.認識校園周圍植物及農作物的名稱和生長特性。 6.能分辨種子植物【裸子、單子葉、雙子葉植物】的特徵。 7.知道校園植物所扮演的角色功能。 8.能知道農作物的栽種過程及體認農夫的辛苦。 9.知道植物運輸作用的重要性。 10.認識擔任植物運輸作用的構造和功能。 11.知道植物莖的橫切面維管束排列情形。 12.知道木材的來源與年輪的形成。 教學資源 一、認識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康軒版】、【翰林版】、 【南一版】) 二、種子植物的辨識 (自然與生活科技【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 三、植物的運輸作用 (自然與生活科技【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 教學計劃 活動一 :葉之美 教學時間:一節課 活動內容 說 明 學習指導 1.兩週前,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中尋找並摘取指定用途 所需的各式葉片 (活動中提醒學生不可恣意摘取破壞 課前 生態),將葉片洗淨後,浸泡於池塘水中兩週。 準備 2.由學生自行準備活動所需的葉材 、紙材及其他用具。 3由學生利用. 網路或圖書館資源,找尋與「葉脈」相關 的資料。 1.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清洗葉片?使腐爛的葉肉脫落,露 將浸泡於池塘 製作 出葉脈。 水的葉片 撈 葉脈 2.教導學生使用所擁有的葉材、紙材及其他用具,運用起 ,用清水沖 書籤 拓印、黏貼、繪製等各種方式製作葉脈書籤。 刷並輕輕搓 3.讓學生分組自由發揮創意完成作品。 揉。 欣賞 1.請學生 分組發表作品創意。 學生能做小組 大自 2.將全體完成之作品公開展示。 分享,達到合 然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