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州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月考生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B中
C.与A相比,B和D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2.下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图1中的B密切相关
C. 图2中C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出来
D. 图2中C与D结合后,F处膜外电位可能为正电位
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下表: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
低血糖,甚至昏迷
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4.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②位于垂体
c.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 ab B. cd C. ac D. bd
6.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B.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4分)
29、((每空1分,12分)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____________ (填标号)。
(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上图中哪部分的液体增多所致? ____________ (填标号) 。
(4)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上图中哪部分的细胞? ____________ (填标号)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此病对人体有氧呼吸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第_____阶段。
30(无特别说明,每空1分,11分).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
(1) 写出图中标号所指的名称或结构: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 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C处(ms)
D处(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① 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2分) ② 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2分)
(3) 检测C点和D点感受信号的方法,可观察C、D点膜上_________变化。
(4) 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
(5) 靠近突触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及其泡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_________(细胞器)有关。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特点有关。
31(无特别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津高中英语M1高三一轮复习总结导学案.doc
- 牛津高中英语M9U4高三一轮复习总结导学案.docx
- 牛津高中英语M10U3-Writing-a-report高三一轮复习总结导学案.doc
- 牛津高中英语优秀教案课程教学设计M4U1-Reading-Advertisements.doc
- 牛津模块二第二单元同步复习总结资料.doc
- 牛津模块二第一单元同步复习总结资料.doc
- 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上册Module4-Unit7第5课时写作课件.ppt
- 牛津译林版英语单元复习总结试卷(8A-Unit-6).doc
-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doc
- 牛津英语3AM4测考试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