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STestlab的发动机声源分解及改善.PDF

基于LMSTestlab的发动机声源分解及改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LMSTestlab的发动机声源分解及改善

基于LMS Test.lab的发动机声源分解及改善 范富贵,杨国芳,王毅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 摘要:本文以某1.0L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LMS测试设备和LMS Test.lab 分析软件,对发动机进行声源分析,找出发动机存在的主要噪声问题,并进行声源分解试验和特征频率分析。通过试验分 析发现,排气侧增压器有“2500Hz”的气流吹动噪声,顶端进气歧管有“650Hz”的结构辐射噪声,前端正时链壳有“1700Hz” 的结构共振辐射噪声。基于试验来分析产生噪声的原因、预测改善潜力、提出改进方向并进行试验验证。改善方向的措施 对发动机整机噪声整个转速范围有1-3dB(A)的改善效果,改善效果明 。 关键词:发动机;辐射噪声;声源分解;特征频率;改善 发动机作为整车的主要噪声源,其辐 右噪声、排气侧2500Hz 射噪声在车辆整体噪声中占据主导地位, 左右噪声和顶端650Hz左右噪声。 降低发动机的辐射噪声,可有效的改善整 2.2.1. 前端 “1700Hz”噪声 车噪声性能。因此,对发动机NVH的研究和 前端噪声在1700Hz左右频率存在较明 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显的共振带,见图1的colormap图。结合声 本文以某1.0L三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 源定位识别结果,前端1700Hz左右频率的 ,通过试验找出该发动机的主要噪声问题。 噪声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扭转减振器附近 本文针对较突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专项的声 链壳的位置,其相关零件为正时链壳和扭 源分解试验和原因分析,找出了主要声源( 转减振器,见图2。 排气侧2500Hz左右噪声,顶端650Hz左右噪 声,前端1700Hz左右)产生的部件及原因, 预测改善潜力并提出优化改善方向。 1 整机试验概况 试验在发动机半消声室中进行的,试 验室为精密级的半自由场消声室,其声学 环境性能指标 足ISO 图1 前端噪声colormap图 3745标准要求。本文用于试验研究的发动 机为直列3缸、缸内直喷四冲程的汽油机。 噪声测量方法依据GB/T 1859-2000 中的噪声测量工程法进行,参照DIN45635 对发动机前端、顶端、进气侧和排气侧四个 主要侧面进行测量。测量表面与基准体间 测量距离d为1m。噪声测量时对进气噪声和 图2 前端噪声源识别 排气噪声进行了屏蔽。 2.2.2. 排气侧 “2500Hz”噪声 排气侧噪声在1500- 2 发动机噪声特征频率及声源识别分析 2000r/min转速范围存在2100- 2.1 试验测试内容 2500Hz噪声问题,见图3排气侧噪声colorm ap图。结合排气侧声源定位识别测试结果, 2.1.1. 发动机噪声评价测试 排气侧2100- 采用多通道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对发 2500Hz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增压器压气机 动机进行振动和噪声测试,并通过频谱分 出口,其相关零件为增压器,见图4。 析,以确定发动机噪声的特征频率。 分析发动机前端、进气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