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商 事 主 体Chapter 3 Commercial Subject 与其他法存在所确认的主体一样,商法上则有“商事主体”,但其规制、界定、分类更显复杂化。 在掌握商事主体的概念、特征、立法原则时, 重在商事个人、商事合伙的法律制度之把握。 第一节 商事主体概述 一、商事主体的概念 商事主体是商法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而又令人一筹莫展的概念。 不同的法律部门各有其自己所确认的特定主体。如民法上有确认的民事主体,经济法上有自己所概括的经济主体,行政法上有自己所规定的行政主体,而商法上则有“商事主体”。但如何界定商事主体?就国内而言,不同的教科书上有不同的定义。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 一是广义说。商事主体即商事法律主体的简称,是指依照商法的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 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商事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有商事权利、承担商事义 务的公民和组织。此说包括了商人、商会(行业协会)、商事主管机关(如商业登记主管机关、金融主管 机关、证券主管机关)[1]。 [1]参阅雷兴虎:《商法学教程》,第27-39页。 其法律特征表现在: 1商事主体须是商法上确认和规定的主体。商事主体参加商事活动,并在其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是由商法法规所赋予的,商法是组织和个人享有商事主体资格的直接依 据。总之,商事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并非任意人所能为之,必须达到商法规 定的主体条件,才可进入市场。否则商事主体与其他主体杂芜不分,鱼目混珠,必致市场无序、经济混乱。 在商法中,商事主体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须依 商法明确规定才具有。倘若某个组织或个人只具民法上一般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而未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则仍不能成为商事主体。但商法有特殊规定者,则适用其规定。 第一,商事主体应是以商事主体的身份进行经营。 第二,商事主体是以自己名义自身进行经营 者。在特别的情况下,可通过代理人处理商务,但代理人必须在法定或约定的范围内从 事商事活动。 【国外视野】:西方商人的法律界定 各国商法基本都将商人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固定下来。在采用民商分立制的国家和个别采取民商合一制的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商人概念。例如:《法国商法典》第1条规定:“凡从事商活动,并以其作为经常性职业者为商人。”[1]《德国商法典》第1条规定:“本法典所称商人是指经营、营业的人。营业指任何营利事业,除非该企业在种类和规模上,不需要以商人方式为业务经管。”[2]《日本商法典》第4条规定:“本法所谓商人是指用自己的名义以从事商行为为职业的人。”[3]《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104规定:“商人是指从事某类货物交易业务或者职业关系以其他方式表明其对交易所涉及的货物或者做法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也指雇佣因职业关系表明其有此种专门知识或者技能的代理人、经纪人或者其他中介人的人。”而且该法典第2-104条正式评注指出,凡是掌握某类货物交易专门知识或从事贸易实践者,或二者兼备者均各属商人之列。银行职员、大学教师具备有关贸易专门知识,当这些人士从事某 种货物交易时,均可被视为商人。[4] [1]金邦贵译,《法国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杜景林、卢甚译,《德国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4]吴兴光:《美国统一商法典概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64页。 二、商事主体的规制原则 商事主体法定化,为各国普遍作法。但如何予以立法确认、规范,却因商法编篡理念不同而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它是指商法着眼于商行为自身的性质、并将行为主体确定为商事主体。 首创这一原则的为法国1807年商法典,该法典第1条规定,商人者,以 商行为为业者。德国旧商法典也采此原则。此一主义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倡导“人人平等 ”之需,把商人从中世纪的商人特权法模子里解放出来,成为一般市民平等享有之权。由此 ,规制商事主体的客观主义原则便应运而生,然而坚持和发展这一原则的不是法、德,而是 1885年西班牙商法典。该法典重视商行为概念的基础作用,以商行为概念揭示商事主体的范 围,强调商事主体资格对商行为的依赖,从而以鲜明特色揭示并丰富了客观主义原则的内涵 。 客观主义原则关注商行为方面,从而能在实质上概括商事主体特征,但商事活动丰富多彩,与时变迁,这种概括 失之抽象、含糊。主观主义原则以商人导出商行为,以列举商行为来确定商事主体,较前一 种似乎更明确,但亦难免挂一漏万,难以穷尽所有商事范围。 折衷主义立法上将概括主义与 限制列举主义有机结合,从而较好地确定了商事主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 77页.pdf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黔东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计划暨备考策略.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答辩1.pptx VIP
- SEMI-F047-000-0706-en电压暂升暂降标准.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考试大纲.docx VIP
- 2025年中国聚氨酯混炼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在excel中绘制水位~库容~面积的图表.xls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综合)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