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则Sn最大。 则Sn最小。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二: 思考:既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关于n的一元二次,那么它的最值怎么求呢? 不等式法求 的最值: 你能理解么? 也可以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 的最值,但要注意 。 解: 例2. 由题意知 即 例2 解2: 由题意知 两种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方法 确定 确定 练习:已知数列{an}的通项为an=26-2n,要使此数列的前n项和最大,则n的值为( ) A.12 B.13 C.12或13 D.14 C 例3. 解法2: 由已知得: 例3. 性质4: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那么数列Sk,S2k-Sk, S3k-S2k , …仍然成等差数列 例4. 等差数列{an}的前m项的和为30,前2m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的和为 ( )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C 例5:已知数列 前n项和 记数列 的前项和为 求 的表达式 s 例5:已知数列 前n项和 记数列 的前项和为 求 的表达式 『变式探究』 1.数列{an}中,a1=8,a4=2,且满足an+2-2an+1+an=0,n∈N*. (1)求数列{an}的通项; (2)设Sn=|a1|+|a2|+…+|an|,求Sn. (1)由an+2-2an+1+an=0得,2an+1=an+an+2, 所以数列{an}是等差数列,d= =-2, ∴an=-2n+10,n∈N*. 解析: ②当n≥6,n∈N*时,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① ③ ② ④ 则Sn最大。 则Sn最小。 不等式法求 的最值: ⑤ ⑥ 若等差数列 共有2n-1项, 若等差数列 共有2n项, ⑦ ⑧ * * *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1课时) 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是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 我国数列求和的概念起源很早, 在南北朝时,张丘建始创等差 数列求和解法.他在《张丘建 算经》中给出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例如:今有女子不善织布,每天所 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 末日织一尺,共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 再乘以织日数,即得.” 有什么依据呢? *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左图),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探究发现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这是求和的问题,你能不能快速的求出呢?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21 21 20 19 1 获得算法: 1 2 3 高 斯 (1777年-1855年) 德国著名数学家 高斯的算法 计算: 1+ 2+ 3 +… + 99 + 100 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 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一组; 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 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 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 首尾配对相加法 中间的一组数是什么呢? 所以S100= (1+100)×100 ? ? 首项 尾项 ? 总 和 ? 项数 这就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5 050 合 作 探 究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a1,项数是n,第n项为an,求前n项和Sn . 如何才能将等式的右边化简? ① ② 倒序相加法 公 式 变 形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含a1 和d 求 和 公 式 含a1 和an 公式记忆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 的 (1)解:由已知得: 整体思想认识公式 (2) 解: 课堂小结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在两个求和公式中,各有五个元素,只要知道其中三个元素,结合通项公式就可求出另两个元素. 公式的推证用的是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2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优质课件.pptx
-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pptx
- 必修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ppt
- 必修一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pptx
- 变换句式五种类型.ppt
- 表达交流一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ppt
- 表现手法之烘托、渲染、衬托、对比.pptx
- 波的衍射和干涉修改版含多个演示动画.ppt
- 材料作文用爱心传递正能量.ppt
-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pptx
- 校园安全大数据分析:2025年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报告.docx
- 2025年露营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教育推广策略.docx
- 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系统2025年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分析.docx
- 2025年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的文创产业商业模式创新.docx
- 2025年露营地生态修复与生态农业结合研究报告.docx
- 母婴电商选品策略研究报告:2025年用户需求与市场拓展策略分析.docx
- 基于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的学校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汽车制造新能源车型智能化驾驶体验研究报告.docx
- 高中劳动实践基地课程设计与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读后续写评价标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