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
怎样学习文言文
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 、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2 、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
3 、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
4 、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
二、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 会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
(1)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
例如: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应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回答)《愚公移山》
②杀之以应陈涉(接应、响应)《陈涉世家》
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口技》
(3)古今异义词: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能够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如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不能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
1、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前:上前,靠前
B、形容词用作动词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尽:吃尽,吃完
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走完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2、造化钟神秀(《望岳》)神秀:“奇丽的景色”的意思。
D、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
1、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意为射箭的本领。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E、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凭借,意思是依照法令、按照法律。石青糁之(《核舟记》)石青:用石青。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一样地坐。
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间,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用在动词前,有“天天”、“每天”的意思。
F、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ppt.ppt.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三).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山向日葵.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台中学2017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doc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尽沙.doc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镇县逯家湾中心校刘叶霞语文七年级《秋天的怀念》.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山的街市.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镇县逯家湾中心校刘叶霞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太空一日课件.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说”的技巧.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景物描写.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第四则至第八则.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不不可以已.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写人.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叙事(一):叙事要完整.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课文的感悟.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济南冬天的特点.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学会记事》课件.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写作,学会审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