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各力作用线位于或可以简化到同一平面内,但既不一定相交,也不一定平行的任意分布的力系。 工程分类: (1)各力的作用线位于或近似位于同一平面内; (2)各力的作用线虽然是空间分布的,但相对于某一平面对称分布,可以等效简化为对称平面内。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一点的简化 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而力系的主矩一般随简化中心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故主矩符号应加注角标以表明简化中心的位置。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的主矢,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力偶的矩等于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因此,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归结为计算力系的两个基本物理量——主矢和主矩。 平面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系的合力对力系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矩等于力系所在平面内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计算力对点之矩; (2)确定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例题4-2,4-3。 结论:沿直线且垂直于该直线分布的同向线荷载,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形的面积,合力的方向与原荷载方向相同,合力作用线通过由分布荷载所围成的图形的形心。 例题4-1,2,3,4,5,6。 在工程实际中,常需研究由若干个物体借助某些约束连接而成的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外力),还要研究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与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相比,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具有系统组成复杂、涉及未知量个数多等特点,因此在具体求解此类问题时,虽然仍采用分析单个物体平衡问题的求法,但也有其自身特点(1)整体系统平衡,系统内的每个组成物体也平衡。 (2)如系统由n个物体组成,而每个物体都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平衡,则系统有3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解3n个未知量。 (3)系统内外力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于所取的研究对象而言的。要求系统的内力,必须从要求内力的约束处,将系统拆开,取其中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使所求系统的内力转化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求解。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是刚体静力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解此类问题,除要涉及比较复杂的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各类平衡方程的灵活应用外,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以及解题次序。 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步骤和解题要点 (1)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 对于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通常不只选择一次研究对象,为使解题方便,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则:若整个系统所受外力的未知量不超过三个,或超过三个仍能由整体平衡条件求得部分未知量时,可选择整体为研究对象。否则就应选择既含已知量又含待求未知量,且受力情况较为简单的单个物体或系统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 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步骤和解题要点 (2)对所选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画出其受力图。画受力图时,应注意合力利用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如二力平衡条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和力偶等效定理等,确定未知反力的方位,简化求解过程。 (3)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灵活应用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列具有针对性的方程。尽量使一个方程能求解一个未知量,避免解联立方程。 §4-4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摩擦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现象。 (1)某些问题,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其他力相比比较小,可忽略,则工程实际中可简化处理。 (2)如果摩擦力对物体的平衡或运动起着重要作用不可忽略,如重力坝与挡土墙间的滑动稳定性,车辆制动器利用摩擦刹车,皮带轮利用摩擦传动等,则必须加以重视。 摩擦分类 摩擦按照接触物体间可能会相对滑动或相对滚动,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根据物体间是否有良好的润滑剂,滑动摩擦又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 自锁现象 由于静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最大值,因此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也不可能超出摩擦角以外,即全约束力必在摩擦角之内。由此可知: (1)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物块必保持静止,这种现象称为自锁现象。 工程中,如千斤顶、压榨机、圆锥销等,它们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下工作。 (2)如果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外,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小,物块一定会滑动。应用这个道理,可以设法避免发生自锁现象。 本章作业 习题4-6(a);4-9;4-25。 解得 解得 取轮I,画受力图。 解得 解得 解得 例4-10 已知: P=60kN, P2=10kN, P1=20kN, 风载F=10kN, 尺寸如图; 求: A,B处的约束力。 解: 取整体,画受力图。 解得 解得 取吊车梁,画受力图. 解得 取右边刚架,画受力图. 解得 解得 对整体图 例4-11 已知: DC=CE=CA=CB=2l, R=2r=l, P, 各构件自重不计。 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doc VIP
- 总账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测绘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置办法.docx VIP
- 最新版精选食品安全管理员完整题库298题(含答案) .pdf
- 造纸用压滤脱水靴套加工设备.pdf VIP
- 【腾讯广告营销洞察】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pdf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爱科学 学科学》(复习课件).pptx VIP
- 一例基于5A护理模式下的AECOPD患者肺康复改善护理个案(1) PPT课件.pptx VIP
-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田间的精灵》同步课件.pptx VIP
- 广州市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暂行规定.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