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本质,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 2、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剩余价值的生产; 6、剩余价值的分割; 7、资本循环与周转 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实现条件 【教学时数】4学时 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不能同时占有) 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为什么会上下波动呢?这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从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卖不出去了,卖者就只好降价;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了,卖者往往会抬高价格。所以,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的。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原因有二: 其一,价格虽然经常随供求变化而时涨时落,但并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它总是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价格高于价值, 就会刺激生产的扩大,结果造成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原来畅销变成滞销,价格下跌;价格低于价值,大家又都不愿生产了,生产缩减,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又回升上涨。如此反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线不断波动。所以价格这种波动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价值就象吸铁石一样把价格紧紧地吸引在自己周围,使之在供求影响下围绕自己上下波动。 其二,从局部或短期看,价格可能低于或高于价值,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或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你这儿东西卖得贵,他那儿同样的东西可能卖得便宜,把全社会总和起来,总价格还是等于总价值的。同样道理,从时间上看也可以是这样。所以,从总体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量是相符的,必然是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与雇佣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总公式及矛盾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为W-G-W 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用符号表示为G-W-G 两个公式的区别 第一,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 第二,流通的内容不同 第三,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使用资本对工人进行剥削时,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2022TJ 073《逆作法钢筋混凝土顶管工作井标准图集》.pdf VIP
- 【行业标准】SYT 6696-2014 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pdf VIP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分式方程》PPT课件下载(第2课时解分式方程)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 VIP
-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 CECS 293:2011.pdf VIP
- 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目录.docx VIP
- 【2025-09-24】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管理丨64页.ppt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_可搜索.pdf VIP
- 中国地震断裂带分布图.pdf VIP
- 管理运筹学(第五版)韩伯棠课后习题解答.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