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欧进萍, 邱法维, 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试验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Vol.15, No2, 1995年, 29~43页. [4] M. Nakashima and H. Takai. Use of Substructure Techniques in Pseudodynamic Testing. BRI Research Paper, 1985, (111). [5]欧进萍, 邱法维, 耗能-隔震柔性底层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试验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Vol.15, No2, 1995年, 29~43页. [6]邱法维, 吕西林, 卢文生. 结构拟动力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研究[C]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总结报告, 1996. [7]H.Taniguchi,K.Takanashi and H.Tanaka, A Restoring Force Chatacteristics Model of a H-shaped Steel Colum Due to Bi-directional Horizontal Forc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Trans. Of A.I.J.,No.337,March,1984,53-64. [8]H.Taniguchi and K.Takanashi ,Inelastic Response Behavior of H-shaped Steel Column to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Motion,Proceedings of Eigh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July1984,San Francisco,U.S.A.,Vol. IV. [9]Studies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Digests of Project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Institute of Insdustr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 No.5,March 1986, 106-107. [10]M.Seki and T.Okada, Nonlinear Earthquake Response Test of Torsionally Coupled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Frames,Proceedings of Eigh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uly1984,San Francisco,U.S.A.,Vol. IV,315~322. * 从表4-2结果可见,输入0.1g和0.2g地震波时,结构的各阶频率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结构基本完好,这一点与结构地震后的物理特征也是一致的;在0.2g地震波输入下,结构只有梁端出现微小裂缝。当0.4g输入时,梁端和柱端均出现一些裂缝,而且原有梁端裂缝进一步加大,显然结构刚度降低造成了频率的下降。当输入地震波加大至0.6g之后,柱端裂缝已经贯穿整个截面,并出现局部混凝土剥落,其频率降低比较明显。 从上述三个应用实例可以看出,拟动力实验方法是目前实验室内模拟大型结构地震反应的唯一手段,它可以比较精确地再现结构的地震反应;子结构拟动力实验方法是一种更加有效地解决大型结构地震模拟的实验方法,只要合理地选择实验子结构并且比较真实地模拟边界条件,那么就可以用部分结构进行拟动力实验,而且实验结果能够反映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4.7 多维拟动力实验方法 4.7.1 多维地震问题 就象多维拟静力加载实验方法一样,多维拟动力实验方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实际的地震动是多维的,不仅存在平动分量,而且也存在转动分量;其次,大量的震害调查和实验结果也表明,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比一维地震作用的破坏更严重,受力状态也更复杂。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多维地震动下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动力分析方法以及恢复力模型。即使在双水平向地震作用下,一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也直接影响到结构另一个方向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因此,即使在结构完全对称情况下,双向地震作用也可能造成结构的扭转振动,这种复杂的受力特征加速了结构的变形,并会进一步导致结构的失 稳和倒塌。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问题的存在,实验这种作为人们展示物理规律的最直接手段才显得更为重要。 与地震模拟振动台相比,多维拟动力实验设备的地震模拟能力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已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OE 20.8-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8部分:砂质海岸.docx VIP
- (高清版)DB15∕T 4089-2025 《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pdf VIP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江苏省2014定额解读(模板工程计算规则下).ppt VIP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VIP
-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的心电图表现.pptx VIP
- 步步高家教机X2用户手册.pdf
- 新解读《GB_T 13863-2011激光辐射功率和功率不稳定度测试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