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有效性评价与药效物质基础发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论
中药有效性评价与药效物质基础发现*
张爱华,孙 晖,闫广利,王喜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血清药物
化学重点研究室/中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技术合作中心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中药有效性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的根本体现,而有效性的科学阐释是沟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
科学的渠道,中药有效性评价是发现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生物学语言,把中药的有
效性科学地表达出来,让现代生命科学领域认识和接受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证候和方剂是
中医学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性。由此,本课题组以证候生物
标记物发现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建立阐释中药有效性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Chinmedomics ),为中药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揭示临床常见中
医证候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方剂的有效性,推动了证候的精准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挖掘,为提升中医
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有效性评价 药效物质基础 生物标记物
doi:10.11842/wst.2016.05.001 中图分类号:285 文献标识码:A
健康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给现代医学研究提出 药有效性及其机制的生物学语言,是建立起中医学
众多新的命题,单靶点单一药物的简单治疗模式难 与现代医学科学沟通的桥梁,是发挥中医药在治疗
以解决多靶点复杂性疾病的治疗问题,个体化的精 复杂性疾病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方面优势的前提。
准诊断及治疗又对现代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医 中药有效性评价是挖掘和揭示中医药治疗优势
学方剂配伍的协同增效联合干预措施,以及中医学 的前提,而有效性是与证候和方剂两大中医学关键
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精准潜力等在解决多靶点 科学问题直接相关的[4] 。然而,中医证侯的模糊性
复杂性疾病治疗问题方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临 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方剂的有效性评价
床经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1-3] 。而中药的有 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现行有效性评价方法难以
效性是中医治疗优势的根本体现,也是横在中医学 体现中医药治疗复杂性疾病的多成分、多环节、多
与现代医学科学家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中医 靶点的整合作用特点[5] 。由此,揭示证侯生物标记
学的优势及其临床经验的价值难以被充分接受及 物,建立方剂的药效生物评价体系,是评价中药的
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如何建立一种能够科学阐释中 有效性及发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6] ,也
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上述思考,90 年
代初本课题组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及方
收稿日期:2016-04-10
修回日期:2016-04-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王喜军;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代谢标记物及代谢经路的生脉散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负责人:王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开心散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负责人:张爱华;科学
技术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005 , 2015Z011 ):中药经典名方整合作用机制关键技术研究,负责
人:王喜军。
** 通讯作者:王喜军,本刊编委,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伽博DennisGabor1900.PDF
- 1∶40万腾格里沙漠地貌图的编制-NSFC.PDF
- 2001年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 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浙江测绘资料档案馆.PDF
- 1000kVGIS配电装置雷电侵人波防护-电瓷避雷器.PDF
- 1982—2013年准噶尔盆地植被长势变化分析-国家林业局.PDF
- 2013年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四川农业大学.DOC
-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准则提要.PDF
- 2014宝洁公司供应商毁林档案-Greenpeace.PDF
- 2015年朝阳一模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北京高考在线.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