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薯——木薯乙醇在国内的生产概况-中国生物能源网
木薯——木薯乙醇在国内的生产概况
2008/9/20
兰州市生物和医药科技产业办公室 主办
客服电话:0931-8266411
Email:bec@bioenergy.cn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生物能源网
木薯
木薯
木薯乙醇在国内的生产概况
木薯乙醇在国内的生产概况
(一))广西木薯引来乙醇项目投资
日前,一年产20 万吨乙醇的大型生物能源项目在广西北海市动工,计划利用当地
盛产的木薯为原料,以填补南方目前没有大型燃料乙醇的空白。
据悉,以广西、云南、广东、贵州 4 省区年汽油消费量 1000 万吨计算,按 10%的
比例混配,每年需要燃料乙醇 100 万吨,市场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木薯是制造乙醇的
主要原料,作为全国第一产区,广西现有木薯种植面积 600 万亩,年产鲜木薯 780 万吨,
大部分用来制造淀粉、普通乙醇或外销。投资方称,我国目前的燃料乙醇生产主要以玉
米为原料,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北方地区,这一项目填补了目前南方没有大型燃料乙醇项
目的空白。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一年内竣工投产,二期将在这一基础上建设年产5 .78 万
吨乙醇胺装置。
(二)广西发展木薯燃料乙醇优势明显:
a)成本优势
目前,1 吨木薯酒精原料成本为 2600 元/ 吨左右,1 吨蔗糖酒精原料成本为 3500 元/
吨左右,而 1 吨玉米酒精需成本达到了 4000 多元/ 吨。而且以木薯生产酒精,每亩土地
可得到的酒精量是玉米、稻米的两倍。
b)资源优势
据统计,广西 2006 年木薯种植面积 600 万亩,总产值近 800 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
量均占全国总量 70% 以上。
c)政策优势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枢纽,木薯燃料乙醇产业的推进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广西已经确立了“走以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
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原则,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
(三)木薯乙醇的境地
1.木薯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开发潜力
研究结果表明,木薯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综合效益比较居第二位,应予以重视。木薯,
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等特点,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投入少,省工、省肥,可
Copyright © 2005-2008 中国生物能源网 Email :bec@bioenergy.cn 1
木薯
木薯
木薯乙醇在国内的生产概况
以间作套种等优势。我国木薯主要分布在广西和广东,其中又以广西为根本,2002 年
全国木薯种植面积 43 .7 万公顷,鲜木薯总量 591 万吨,广西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单产
17.8 吨/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西也是全国木薯加工第一大省,加工的
淀粉、变性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我国木薯生产的瓶颈
我国木薯生产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品种单一、种性退化较严重,种植粗放、单产量低,
集约化程度低。目前,优良木薯品种单产一般在 30 吨/公顷(2 吨/亩)以上,如果
大力推广良种化木薯总产量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广西拥有旱地和坡地约 200 万公
顷(3000 万亩)以上,适于发展木薯生产,发展空间比较大。广西农业发展规划提出:
2008 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要达到 50 万公顷(750 万亩),届时木薯总产量有望超过 1000
万吨,其中,1 /3 以上的产量可用于生产酒精,可生产燃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城污泥中醚类和卤代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环境科学学报.PDF
-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淮南师范学院学报.PDF
- 我国地形小气候研究概况与展望-地理科学.PDF
- 我国没食子单宁化学利用现状与展望-林产化学与工业.PDF
- 我国夏季暴雨气候学的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NSFC.PDF
- 我国城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及其验证-自然资源学报.PDF
- 我国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千年尺度气候地层划分研究进展-华南师范大学.PDF
- 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PDF
-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林业科学研究.PDF
- 手持式植物冠层光谱测定仪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冬小麦-麦类作物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