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浅谈中国货币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摘要]货币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从文化视角探寻中国货币的历史演进过程,揭示了货币发展历程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并从文化和金融的联系中论证了文化效应无处不在。
[关键字]货币;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69-02
货币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就货币币材本身而言,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货币的物理形态几经变化,经历了古贝壳―铜铸货币―金属金银―纸币的演进过程。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古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据古籍记载,人类社会较早使用的实物货币主要有龟、贝、珠、玉、刀、布等多种,而最早出现,且使用最广泛、最长久的实物货币就是贝币。
贝币由海贝壳打磨穿孔而成,它带有乳白色的光泽,大小、轻重基本接近,用绳索穿系后成为古代一种理想的装饰品。在当时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海贝的采集及运输都十分困难,所以在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海贝是较罕见的,常常被君主作为赏赐、馈赠之用,变成了财富的象征。贝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最早的货币,一是由于它拥有天然美丽的形态和色彩斑斓的花纹,被古代先民作为象征美好和吉利的护符而互相赠予或珍藏。二是由于其具有坚固耐磨、易于携带和自然单位的特点,可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媒介。
在中国汉字中,与经济活动或者财富有关的汉字都含有“贝”字旁。如贾、贩、货、购、财、贡、赏、赠等,可见,贝币是古代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石。
就贝的民俗文化而言,在原始朴拙的年代,凡参加重要庆典的男女,身上均应佩带贝壳头饰、冠饰和腕饰,尤其在嫁娶时,男方一定要为女方送去贝壳饰物作为聘金。在我国中原葬俗中,入葬者的口中都含有贝,以示富有和尊贵。现今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除夕夜还有吃贝的习俗。贝在团圆饭中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来年财源滚滚、富贵吉祥。
二、铜铸币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我国货币漫长的发展史中,铜铸币占据了突出而显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冶铜技术的长足发展,使铜铸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国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以及地理、生活条件的不同,由实物演变而成的铜币的种类也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币制,废止刀币、布币等,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单位为半两,称“半两钱”。铜钱一般为圆形,中间有一方孔,象征天圆地方。自此之后,外圆内方为我国铜钱的固定形式,沿用2000多年,直到清未。铜铸币作为货币,是因为较铁而言,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在古代,冶铁技术不发达时,铜比铁更容易获得,同时铜也不易氧化,易提纯。正是鉴于铜易于获得,而且造价不太大,便于保存和携带,所以就采用铜作为一般等价物。
铜铸币伴随着人类社会走过了2000余年,对古代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因与人类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深深熔铸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一方面,铜铸币的“外圆内方”这一工艺设计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要求,它使铜钱在使用功能与文化亲和能力上实现了融合。就功能而言,全世界所有的硬币后来几乎都归结到圆形的设计上,而只有中华民族选择了有方孔的圆形作为硬币的样式。方孔便于用绳索贯穿钱币,使计数、携带与流通更加方便。从文化亲和的角度考虑,铜币的方孔与圆形设计起源于古人天圆地方之说,容纳着与图形有关的社会文化观念,例如流通与稳定的钱币功能、圆滑与方正的社会品格、周边与中心的位置观念等,适应了儒家倡导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古铜币几千年来一直铸以文字,有殊于西方铸币的以图画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点。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些字体都能在历代的铜铸币上见到。因此,一部铜铸币的编年史,也就是一部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使铜铸币除了充当等价物的作用外,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古往今来,不乏收藏、鉴赏之人。
三、金、银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只有秦和西汉时期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出现过,而西汉是有记载的使用黄金最多的时代。那时,黄金一般被做成饼状、麟趾或马蹄的形状,每斤约值1万钱,主要用于大额交易、储藏、赏赐、赎罪等,发生量相当大。另一种金属白银开始在东汉以货币的形式流通。唐朝稳定的政局和旺盛的国力使黄金的使用又得到了增强。在大量的对外贸易中,黄金和白银成了主要的支付手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楼土方开挖施工设计方案.doc
- 结构力学-习题集(含答案).doc
- 结构选型大作业(关于各种结构建筑举例).doc
- 金蝶EAS参考指南-系统管理和维护.doc
-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详].doc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仁爱版.doc
- 酒店会议接待培训教材.doc
- 开发报建流程及其细则.doc
- 烤箱中文说明书-------通用.doc
- 科达KDV终端系统培训手册范本.doc
- 青岛市200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数学理).doc
- 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含答案.doc
- 青海省2016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应试要点试题.doc
- 青海省2016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试题.doc
- 青海省2016年下半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绩效考核管理试题.doc
- 全国2010年—2014年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及其答案.doc
-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与答案.doc
-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058《市场营销学》历年真题版.doc
-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基础试题.doc
-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工程制图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