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13-2002-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pdfVIP

《GBZ13-2002-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3 -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Acrylonitrile Poisoning 2002-04-08 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的第 6.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 GB7799-1987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丙烯睛(ACN )是合成化工的重要单体,用途广泛。可因接触较大量的丙烯腈而发生 急性中毒。为了有效地防治急性丙烯腈中毒,曾颁布了 GB7799-1987 。 原标准颁布 11 年来,继续有新的病例报道,临床经验更加丰富,毒理研究也有了一定 的进展,因此需要加以修订。修订后的标准突出了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系统 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并可有心、肝、肺等损害,使本标准的诊断分级基准更加明 确,易于操作。附录中增加了与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总则标准之间关系的说明,条文更加 明确、合理。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负责起草。宁波市卫生防 疫站、安庆石化总厂医院、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医院、宁波市镇海区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丙烯睛引起的以中枢神 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心、肝、肺等脏器损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丙烯腈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急性丙烯腈 中毒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Z7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4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丙烯腈职业史,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头痛、头昏、乏力、咽干、结膜及鼻咽部充血等表现,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恢复。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头痛、头昏加重,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胸闷、呼吸困难、腱反射亢 进,嗜睡状态或意识模糊,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心电图或心肌酶谱异常。 5.2 重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一项者: a )癫痫大发作样抽搐; b ) 昏迷; c )肺水肿。 6 处理原则 6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