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2017年高考“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PAGE
好教育云平台——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PAGE 1
13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1.(2018高考北京卷)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2018高考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3.(2018高考卷3)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4.(2019衡水金卷)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
D.思想观念的变迁
5.(2018合肥在线质检)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6.(2018衡水中学模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7.(2018衡水中学调研)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8.(2018山东实验中学模考)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这说明
A.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B.铁器已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
C.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
D.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9.(2018长郡中学模考)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A.人均耕地面积缩减
B.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农业生产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10.(2017天津河西区模考)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开支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A.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11.(2018安徽中学联考)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
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12.(2018北京朝阳区模考)明代后期玉米、甘薯传入中国,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就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某校学生提出的相关研讨主题比较恰当的是
A.湖广地区农田垦殖与经济重心南移
B.高产作物与明清之际人 口持续增长
C.农作物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率提升
D.地理大发现与农耕文明遭遇的冲击
13.(2018吉林师大附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单元过关测试(三)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单元过关测试(二)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经济篇练习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