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学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电压 名词解释: 电子式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 离子式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之间的相对位移过程。 转向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单个粒子形成序化排列的过程。 夹层式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夹层界面产生堆积电荷的现象。 非自持放电:需要依赖外界的电离因素才能维持的放电。 自持放电:不需要依赖外界的电离因素就能维持的放电。 撞击电离:在电场中获得加速的电子与气体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产生游离,称碰撞游离即撞击游离。 热电离:由气体的热状态造成的电离。 电负性:中性分子或原子俘获电子成为负离子的特性。 电子崩:电子的撞击电离所发展形成的类似于雪崩的放电现象。 伏秒特性:冲击电压作用下,气体击穿电压的最大值与击穿时间之间的联系。 U50%: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U2μS:气隙击穿时,击穿前时间小于和大于2μS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 电晕:伴随着电离而存在的复合和反激励,辐射出大量光子,使在黑暗中可以看到该电极附近空间有蓝色的晕光。 累积效应:由不完全击穿的累积导致其绝缘水平下降的现象。 先导:长间隙在放电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产生炽热的等离子体通道。 沿面放电:一般指沿着固体介质表面的气体(或液体)放电。 吸收比:时间为60S与15S是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耐压试验:模仿设备绝缘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各种电压,对绝缘施加与之等价的或更为严峻的电压,从而考验绝缘耐受这类电压的能力,称为耐压试验,也称破坏性试验。 检查性试验:测定绝缘某些方面的特性,并据此间接地判断绝缘状况,也称非破坏性试验。 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建弧率:冲击闪络转为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允许持续加在ZnO避雷器两端之间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 起始动作电压:ZnO避雷器通过1mA工频电流峰值或直流电流时,其两端之间的工频电压峰值或直流电压,通常用U1mA表示。 残压:放电电流通过ZnO避雷器时,其两端之间出现的电压峰值。 额定电压:避雷器两端之间允许施加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 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的日数。 地面落雷密度: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千米地面遭雷击的次数。 第一章 极化形式及其特点:(T) 电子式极化: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原子核与电子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特点:普通存在,无能量损耗,时间很短,与f无关。 离子式极化: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相对位移极化。 特点:基本无损耗,时间较短,与f无关。 转向极化:单个粒子呈极性,材料整体呈中性;偶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转向,形成有序化排列,形成极性。 特点:有损耗,时间较长,与f有关,温度的影响较明显。 夹层式极化:在电场作用下,在夹层界面出现电荷堆积现象。 特点:有损耗,时间长,只有在低频时才有意义。 画图分析温度、频率对极性介质介电常数的影响 温度:低温时,分子间黏附力强,转向极化较难,ε较低;温度升高,分子间黏附力减弱,转向极化较易,ε升高;温度继续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序化排列干扰增强,ε反而减少。 频率:频率相当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ε较大;当频率超过临界值f0时,极性分子的转向跟不上电场变化,ε减小,最终接近于ε∞。 关于介质电导、介质损耗的基本知识(T) 介质电导:气体介质的电导由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造成。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导是由于介质的基本物质(及其中所含杂质)分子发生化学分解或热电离形成的带点质点(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 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耗。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素角Φ)的余角δ称为介质损耗角。 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损耗功率用下式表达: P=E=EJtanδ=ωεtanδ=ωtanδ 对于含有均匀介质的平板电容器,总损耗功率为: P=ρV=ωεtanδV=ωCtanδ *液体介质损耗:1.中性电介质:电导很小,受杂质影响显著。2.极性电介质:电导很大,受杂质影响小。3.影响因素:杂志、E、Q。 *固体介质电导:1.体积电导2.表面电导 亲水性(大) 憎水性 介质损耗:1.电导损耗2.极化损耗(极性介质、交流电源) *损耗角:1.tgδ= 2.P=wc·tgδ 过度过程:R= *吸收比:K= 正常时1;受潮 τ减少 过度过程减少 第二章 带电质点产生与消失的各种方式。(T) 产生:1.气体分子电离2.光电离3.撞击电离4.热电离5.金属表面电离【①光电子发射②热电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