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郑明理8.ppt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郑明理8.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师 如何撰写 教育教学论文 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 郑明理; 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 起步阶段: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和 教材阶段 发展阶段:熟悉研究教学 过程阶段 成熟阶段:探索研究教育 科学阶段 ;新教师 ———— 合格教师 规范化发展阶段 (学会操作过程) ————————特长教师 个性化发展阶段 (学会创作过程) ————学科带头人 核心化发展阶段 (学会研究过程); 实施“十个一”教学研究系列活动: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开一节学科优质课,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参加一次说课活动,作一场读书报告会,分析一份试卷并写教学启示,向学生开一次课外知识讲座,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 ;  所谓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的外延是文章,其内涵是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它是一种说理文章。这里着重是要理解“讨论”和“研究”,这是论文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第一部分:写作准备阶段 第二部分:确定选题阶段 第三部分:谋篇布局阶段 (构思写作阶段) ;第一部分:写作准备阶段 (思想准备和材料准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科学研究的。”;第二部分:确定选题阶段 选题有三层意思:一是论题的范围;二是论题的角度;三是论文的题目。 第一层、论题的范围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寻找写作的素材呢? ㈠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写作素材 自学质疑讨论法 学生厌学现象剖析 不同学习策略比较 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怎样寻找写作的素材呢? ㈡从教改热门话题中寻找写作素材 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生活化教学 学科研究性学习;怎样寻找写作的素材呢? ㈢从学术争鸣问题中选取写作素材 关于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的虚构问题 小班化教育实效 诚信考试与分数银行;怎样寻找写作的素材呢? ㈣从学科交叉汇合处发掘写作素材 小学学生写数学日记 音乐与作文的交汇——音乐作文 古诗词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 确定写作素材,必须把握三点: 1、抓感受、体会最深的材料; 2、学会提炼材料; 3、学会迁移。;第二层、论题的角度 如何巧取论题的角度呢? 第一、论题的角度要注意多向性 论 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论题的角度: 从优化课堂提问的角度; 从优化目标教学的角度; 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 从合理运用多媒体的角度;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 从抓课堂教学规范化管理的角度。; 第二、论题的角度要注意新颖性 第三、论题的角度要注意小而实 课堂教学的探索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层、论文的题目 第一、题目要明确 第二、题目要新颖 第三、题目要小而实 第四、题目要简洁 精当 精练 精巧 精彩 ——浅谈教师的教学语言 ;第三部分:谋篇布局阶段 (构思写作阶段) 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并列结构式 2、总分结构式 3、承接结构式 4、研究报告式;并列结构式: 多方共鸣,深化平等对话 一、理解——打好平等对话的基础 1、理解文本内涵,与作者共鸣,解决价值取向问题 2、理解编者意图,与编者共鸣,解决目标取向问题 3、理解学生主体,与学生共鸣,解决情感取向问题 二、互动——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 1、师生互动; 2、生生互动。 三、点拨——提升平等对话的质量 1、朗读中点拨,形成共鸣以达情 2、解读中点拨,借助共鸣以会意 3、“悟法”中点拨,依靠共鸣以积累 4、运用中点拨,唤起共鸣以内化 ;并列结构式:浅谈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一、追寻现实生活——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 1、追寻现实的生活经验。 2、追寻现实的知识经验。 二、追寻数学情境——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 1、问题中萌发情境 2、生活中提炼情境 3、课内外延伸情境 三、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