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工程地质(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土其它工程地质问题(二) 一、黄土湿陷典型案例及有关问题 黄土是地球上分布广泛、性质特殊的一种沉积物。天然状态下黄土强度较高、压缩性小, 但遇水浸湿后将会发生显著下沉,其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 由此引发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黄土湿陷的早期研究成果多在饱和黄土湿陷理论的传统框架内开展。是对黄土浸水沉陷现象的刻画。 而黄土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常见到的湿陷往往发生在沿土层深度达到不同含水量的情况。从饱和角度开展黄土湿陷性的研究只是黄土湿陷的一种特例。 受现有仪器对复杂应力状态下黄土湿陷性研究的限制,导致在现行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对黄土湿陷性评价与实际值间的差距较大 以位于甘肃永靖县的黑方台为例,历经40余年的灌溉, 厚约45的黄土实际湿陷值超过5.96m, 而计算值仅为2.8m(孙萍萍,等. 2013)。 甘肃黑方台 仅十余平方千米的台面累计损失耕地超过200hm2 水利设施严重破坏, 距离灌区近的房屋整体沉陷明显,台面上原来整齐排列的村户,由于黄土的不均匀湿陷被裂得七歪八斜。此外,黄土湿陷造成地基变形、房屋开裂。 区内新塬、朱王、陈家、方台4个移民村因黄土湿陷造成房屋开裂损毁, 村民每隔几年就需要对房屋进行翻新或者复迁新建,平均每家复迁翻修房屋达2次 多者高达4-5次 水窖变水塔 水窖为1968 年修建, 修建过程中为消除水窖处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对其进行了大开挖换土,采用浆砌块石独立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后期灌溉引起的水窖处的沉陷。 与之相比较,水窖周围黄土则随着灌溉时间的增长不断产生沉陷, 最终使得位于地下的水窖 长出地表。 水窖刚建成时,其进水口与地面相平,历经40 余年的灌溉至2012 年水窖已成了高出地表3.5m 的水塔。记录了灌溉历史内黄土湿陷的结果。 区内常年灌溉引起黄土湿陷量之大超出了以往工程实践的经验 水窖变水塔 黑方台以农田为主, 村庄的建筑物均为 1~2 层民用建筑,无其它附加荷载, 台面沉陷主要来自黄土自重湿陷 ,在区内选取典型灌区和未灌区分别开挖15m 探井, 每隔 1m 采集原状黄土样进行室内测试(表), 可知 灌区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明显小于非灌区, 且灌区与非灌区黄土在地表 15m深度范围内均具有较大的自重湿陷性, 特别是灌区黄土,虽然经历了长达 40 余年的灌溉, 湿陷性仍未完全消除 。 据调查资料, 灌区黄土厚约 45m, 其中25m埋深以下为饱和黄土,其湿性可忽略。非灌区黄土厚约50m,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采用分层总和法分别计算黑方台灌区与非灌区黄土层自重湿陷量。对于陇西地区 土质的修正系数为 1.50 ,以最不利工况考虑,假定灌溉前50m厚的黄土层均具有湿陷性,计算得出非灌区黄土的自重湿陷量为4.48m,灌区黄土自重湿陷量为1.68m,即经历 44 年的灌溉后,灌区黄土已产生的湿陷为2.8m,该计算值与区内黄土的真实湿陷值间相差近 50%。 原因 黄土湿陷量是在饱和黄土湿陷理论的框架内展开的, 没有考虑到长期灌溉条件下黄土不同埋深范围内含水量的变化、黄土内部胶结成分的溶解、黄土微观结构的变化、 黄土内部应力的重分布等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同时, 室内测试多是基于侧限压缩的试验, 而完全侧限的压缩湿陷试验无法反映自然条件下不同侧限的实际湿陷变形,多种原因导致应用现行规范推荐公式计算得到的黄土湿陷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间尚存在较大差异。 思考: 1、为何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浸水试验结果比计算结果要小?这与刚才的论述事实相反。 2、为何有的研究认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在20~25m以下后实际上可不考虑黄土的湿陷性,这又与上述的案例有怎样的矛盾和联系,工程中到底该如何处置这类问题 二、灌溉型黄土高速滑坡机理 黑方台焦家崖头 13 号滑坡 焦家崖头滑坡位于黑台东南侧,自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曾多次发生滑动, 主滑方向 105゜, 为典型的高速黄土滑坡 。 滑坡所处斜坡坡高约130m ,坡度整体呈上缓下陡 上部黄土段坡度约为32゜, 下部基岩段坡度约为 43゜, 滑坡主要发育在斜坡上部黄土层内, 剪出口位于粉质粘土顶面。 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原为四周被沟谷深切的孤岛状旱台,天然状况下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唯一的补给来源, 自1968年农业灌溉以来,长期沿袭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农业灌溉, 因相对隔水粉质粘土层阻隔,沿其顶面之上的黄土含水层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平均升幅达 0.27m/a。 斜坡为黄土 粉质粘土 砂砾石与基岩组成的多层结构斜坡 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 1、上更新统风成黄土层:厚约 49m, 呈淡黄色, 砂粒含量高,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2、中更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层:厚约 2.2m, 棕褐色, 硬塑,可见明显波状层理, 沿其顶面地下水呈线状渗出,流量约 0.5L/s; 3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