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习题.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习题

PAGE PAGE 4 一百家争鸣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答案:C 2.生活在春秋后期的孔子,为了匡救人欲横流、秩序紊乱的末世,在创建儒学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  ) 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在当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3.《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  ) 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 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C 4.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答案:A 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材料二  2015年9月27-29日在曲阜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局面? (2)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思想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但却备受冷落?其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哪些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解析:(1)仔细分析三人所说的话,可以看出观点不一,由此联系所学即可整合出百家争鸣。(2)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联系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图2为道家思想,图3为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较大,但备受冷落,其原因需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3)由昔日的诸子百家到今日的儒学大会说明儒学的发展及影响,其普世价值即为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答案:(1)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3)儒学与时俱进和影响深远。“德治”思想、诚信思想、和谐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和教学方法。 [基础巩固] 1.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解析:道家的顺应自然、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故选D。 答案:D 2.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静制动”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B [能力提升] 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解析:孔子“维护周礼”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属于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答案:C 4.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都应该回到2 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的核心信息是“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从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A项属于墨家思想,B项属于荀子思想,D项则是法家思想;故选C。 答案:C 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耳 B.朱熹 C.孟子 D.荀况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民本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