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研究方法论.PDF
研究方法論
第三章 研究方法論
迄今鮮有學者針對機關間合作議題,提出一套完整的分析架構。近年來,雖
不乏有學者偏好把網絡本身視為一個自變項,以探討該變項與其他變項(如信
任、績效,以及網絡效能等)之間關係,來解釋結構對於結果的影響力。然而,
這類架構未必成熟、周延,尤其遺憾者,此等架構也不是專為政府官僚體系量身
打造的,在一種「無知」狀態下,擅自發展或擷取若干變數進行驗證,某種角度
而言,可能只是把研究者偏好(或想像)理論,生硬地套在特定現象進行解釋,
不無有「水土不服」的疑慮產生。
前述若干官僚組織的文獻,對於公共行政領域的研究者而言,應是再熟稔不
過了。這些文獻有不少和本研究主題相關,不過類似現象是,當初進行研究時,
此等學者亦非聚焦在「行政機關間合作」特定議題上,而是在其他主題研究中,
順帶地對這類合作現象進行描述或解釋。故而,渠等作品與本研究主題有關的篇
幅,交集比例其實並不是很高,且關照面向也不夠寬廣,如果有的話,主要還是
偏重在特定因素或概念探討(如自主性、地盤)。儘管這些論著對本研究而言,
還是相當的啟發貢獻,特別是減少了一些「進入障礙」,但嚴格來說,迄今我們
對於機關間合作行為整體形貌的掌握,不可不謂仍處在一種「渾沌未明」、「瞎子
摸象」的狀態。
由於欠缺直接文獻可以參考,貿然採用「一般」組織間關係的理論架構來進
行探究,究竟此舉本身有多大價值(如發現意義),筆者並不得而知。但可以確
定者,機關間合作的本土研究文獻闕如,縱使西方文獻似乎亦然,導致了我們對
於機關間合作現象,始終停留在一種「想像」與「摸索」階段。反過來說,即便
在某種理論原則指導下,擷取若干變數進行驗證工作,這些變數的代表性有多
高,也令人費解,如此得出結果究竟有多大意義,亦即與真實相符程度為何,似
乎亦有商榷餘地。為了避免有「知偏不知全」、「見樹不見林」的指控或謬誤,本
研究在後續方法論問題上,必須多所斟酌,或放棄某種選擇。
總結來說,先前的文獻回顧工作,促使筆者個人對於本研究在其他研究中的
相對位置,以及如何擷取它們研究經驗與結果,能有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至於後
續階段的工作,則是交代本研究打算如何進行研究,以回應原初設定之研究目的
與問題。針對本研究設計部分,較為重要議題包括:本研究選擇何種以及為什麼
選擇該研究方法?本研究對象為何?抽樣程序是如何進行的?如何蒐集資料?
如何分析資料?如何確保研究資料或結果是值得被信賴的?對此,筆者將依序說
明與闡釋如下。
77
行政機關間合作的邏輯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根據相關領域(如組織間關係、組織間網絡)研究成果顯示,有關組織間合
作的研究方法普遍有兩種途徑:其一是量的研究法,這類研究往往是在樣本數量
夠大且樣本取得沒有困難的前提下,透過問卷發放的施測過程,以及統計分析的
應用,得出一些假設的驗證。前述「網絡研究」的文獻,是最典型的代表,其最
終目的不外乎是透過對特定變數(如結構、效能)的操弄過程,來確認其間的因
果關係,以此作為解釋與驗證的依據。
另一則是質的研究法,這類研究成果多以個案研究方式進行,普遍透過訪談
或參與觀察途徑,取得重要資訊,使外圍讀者對於特定研究現象,有更深刻的理
解與掌握。遺憾的是,這兩種研究方法的關係往往是互斥的。當研究者採行其一
時,通常必須捨棄另一種方法的長處。依此而論,如果運用調查研究的邏輯,研
究者很可能會有「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以方法論術語而言,即指
涉一般俗稱「黑箱」(black box )中的轉換過程,研究者無法窺其堂奧。
或許可以說,研究者所面臨的是「大樣本研究」與「小樣本研究」之間取捨
的問題。一如所知,大樣本研究比較容易遭致外界「深度不足」的批評。以典型
的網絡研究為例,F. S. Berry 等人 (2004) 就表示,研究者在處理網絡與行為、
績效之間複雜關係的問題上,要極為謹慎小心,特別是知曉這類研究結果在通則
化上限制。渠等(2004: 548 )認為,通常問題會出現在以下兩個層面:(1)網絡
是研究者「人為造作」出來的,我們並不清楚有否其他更具影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