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债恢复发行以来管理改革的回顾及评价.PDF
2015年 3月 当代中国史研究 Mar.,2015
第22卷 第 2期 ContemporaryChinaHistoryStudies V01.22 No.2
国债恢复发行以来管理改革的回顾及评价
汤林 闽 汪德华
【摘 要]国债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管理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
的重要内容。国债 自1981年恢复发行起至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基本处于恢复阶段,改革
的重心以制度重建和调整为主,主要包括发行管理和流通管理。1993年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
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正式颁布后,分税制改革开始实施,国债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对中
央财政赤字弥补方式和对国债使用、发行、结构、流通等环节的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为财政确立了 “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定位,由此开启 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进程。
[关键词 ]国债管理 分税制 财政赤字
【中图分类号]I(27;F81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5)02-0038.09
1981年 1月 l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标志着中国
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国债发行。此后,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
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财税改革的不断进展,国债管理也经历了一
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立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新的历史时期 ,对
国债恢复发行以来管理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评价 ,考察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探寻可行途径。
一
、 分税制改革之前国债管理改革回顾
自1981年恢复发行起至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 ,中国国债的发展基本处于恢复阶
段,国债管理改革的重心以制度重建和调整为主,主要包括发行管理和流通管理。
(一 )国债发行管理
这一时期发行的国债以国库券为主,相应地国债发行管理的内容也以国库券为主,相
关法律法规主要是国库券条例。继 1981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以下简称
“1981年条例”)之后,1982 1991年每年均制定当年的国库券条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
[收稿 日期 ]2015.01.21
【作者简介 】汤林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100036;助理研究员,中国
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00028;汪德华,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00028。
· 38 ·
国债恢复发行以来管理改革的回顾及评价
国1983年国库券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1987年国库券条例》等,对当年国债发行的利
率、期限、偿还方式等相关事宜进行规定。以条例形式对每年的国债发行具体事项进行针
对性规定,是这一时期国债管理的一大特点,凸显了国债发行正处于恢复阶段,各种相关
制度远未完善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的客观现实。直至 1992年3月 18日,国务院发布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以下简称 “1992年条例”),规定 “每期国库券的发行数额、
利率、偿还期等,经国务院确定后 ,由财政部予以公告”,并将其他发行事宜固定下来,
每年发布当年的国库券条例的做法才宣告结束。
这一时期国债发行管理的特点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是国债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央行主管到由政府领导、财政部门和央行共同管理的过
程,央行在国债发行中的地位趋于下降,财政部门的地位则逐渐上升。起初,发行事宜由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 之后,国库券发行方面的规定多次发生变化。1987
年国库券发行改为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行及所属机构办理;_2J(p.532)1988年改
为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这四大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_2J(p.540)1989年又改为由中国人民银
行组织各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办理;_2J(p.559)1990年和 1991年则改为由各级人民政
府统一领导,银行、财政、邮政部门多渠道办理;2【J(PP ,572)1992年以后改为在各级人
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和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