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的儒学思想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国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国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2、汉初的社会状况: 经济上: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政治上: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 匈奴为患。 3、影响: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汉武帝开了论证会。当时各派纷纷发言,气氛热烈。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春秋 *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伦 理 政治思想 仁的思想 荀子 孟子 孔子 思想家 复习提问 仁 (爱人) 仁政 仁义 王道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阅读P8导言,思考: 1、为什么孔子的后人要将《论语》藏于墙中? 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书籍要得到保护 2、与春秋战国相比,秦朝儒学的地位如何? 儒学大宗毁于一朝 自主探究 秦始皇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诸子百家书籍,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儒学大宗毁于一朝 阅读P8《历史纵横》,思考: 1、曹参奉行的是什么做法? “无为而治” 2、为什么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会奉行这种做法?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实行这种做法能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自主探究 材料二: “京师(长安)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 (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知识延伸 材料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贾谊在《治安策》中大声疾呼,提出变“无为”为“有为”的要求。 依据材料,并阅读P8,思考: 随着社会不断恢复发展,西汉统治者希望得到什么类型人才?试结合西汉初年的社会形势说明。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 如果你是当时的法家或道家或儒家的代表人物,根据当时的形势请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及理由。 董仲舒 前179-前104 董仲舒生活在汉文帝、景帝、武帝时代,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任用。 晚年辞官后回到家著有《春秋繁露》等多部著作。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目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 2、董仲舒的贡献: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建立新儒学体系 3、主张: ①文化: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②政治: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③道德: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④经济: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 限田、薄敛、省役;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一是‘君权神授“;二是’天人感应”三是?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解决之道 ◇“春秋大一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少年闰土课件368020646》-课件设计(公开).ppt
- 《生理学》-课件设计(公开).ppt
-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桃树缺素症状图》-课件设计(公开).ppt
-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_20页)》-课件设计(公开).ppt
- 《有机物的命名11111》-课件设计(公开).ppt
-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新课标人教版》-课件设计(公开).ppt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课件[1]》-课件设计(公开).ppt
- 《大学普通物理课件第12章-磁场和它的源》-课件设计(公开).ppt
- 《一年级有趣的勺子》-课件设计(公开).ppt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82832604》-课件设计(公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