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灵菇栽培经验及问题分析
巾国食用菌 2010,29 (2):63~65
CN53一lo54/Q ISSN1003-8310
EDIBLE FUNG10F CHINA
白灵菇栽培经验及 问题分析
张瑞颖 ,胡清秀 ,左雪梅 ,周廷斌 2,张金霞
(1.巾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2.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1)
摘要 :白灵菇是一种品质优 良的珍稀食用菌,其规模化栽培时间较短,栽培管理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就河北和天津
地区白灵菇栽培的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提 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广大菇农和同行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白灵菇;品种;畸形菇 ;烧菌;瘿蚊 ;污染
中图分类号 :$6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10 (2010)02—0063—03
门灵菇 (Pleurotusnebrodensis)菇体结 白,味道鲜美 的大小可 以选 择接种箱或接种 帐接种 。接种 前使用 紫外
脆嫩 ,上世纪 8O年代驯化栽培成功 .90年代后期投入规 灯 、高锰酸钾和 甲醛熏蒸 ,或气雾消毒盒消毒。接种时 1
模化、商业化栽培 ,作为 1种栽培的珍稀食用菌 ,其规模 人~3人配合 ,在酒精灯火焰 附近操作 ,两端接种 ,用灭
化栽培时间较短 ,栽培管理技术尚处于发展 阶段。但是由 菌 的棉塞封 口
于 白灵菇产品价格高.生产效益较好 .所 以近年来发展很 1.5 发菌和后熟
快 ,仅河北省遵化市和天津蓟县 2个县每年 白灵菇的栽培 发菌过程 中 ,菌袋摆放高度 4层 ~6层 ,温度 23℃~
量约为 1600个菇棚 ,4000万~5000万棒 。就该地 区 25q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下 ,保持通风 ,每隔 l0
灵菇栽培技术的经验和 问题简要分析 ,希望通过交流促进 d~15d进行翻堆检查 。8月中旬到9月中旬气温较高 ,要
白灵菇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注意控制菇棚 内温度 ,尽量不要超过 33℃,防止烧菌。白
1 栽培方法与经验 灵菇的发菌期大约为40d左右 ,即 10月上句长满菌袋。
1.1 品种 白灵菇菌丝刚长满时 ,菌袋松软 ,菌丝稀疏 ,不能立
该地 区 白灵菇的主栽 品种是 中农 1号和 ACCC50869. 即出菇 ,必须继续培养 30d~40d,达到菌袋坚实 。菌丝
这 2个品种特性不同,栽培管理的技术方法不同。 浓 白,才能搔菌诱导出菇 ,这个过程称为菌丝后熟。
1.2 栽培季节安排 1.6 搔菌诱导菇蕾
白灵菇是低温型食用菌,该地 区一般在 8月下旬接种 11月上旬菌丝体生理成熟后搔菌,诱导出菇 。打开袋
栽培袋,10月上旬长满菌袋,11月上甸搔菌 ,12月上旬 口将表面 的菌膜和残存老化 的菌种块清除,露 出新料 。
菇 ,元旦前采收。如果管理得当 ,翌年 2月出第 2潮子 18cC~20℃恒温培养 3d~5d后 ,菌丝恢复生长 ,进行催蕾
实体 。 处理 . 目前常用 的催蕾诱导方法有 2种 :在 0~13℃的范围
菌种按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常规三级扩繁 .一般在 5 内保持昼夜温差 l0 以上处理 10d~15d;0~C处理 7d。
月底到6月初开始准备母种。 不经过低温或变温处理的菌袋 ,一般不出菇或出菇甚少。
1.3 培养料配方 1.7 砌泥墙 出菇
白灵菇采用袋栽模式 ,以棉 籽壳和木 屑为主料 ,麦 形成菇蕾后 ,可以砌泥墙 出菇 :制泥 ,取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