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六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达标训练.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六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达标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六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达标训练

PAGE PAGE 3 课时达标训练(六)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某博物馆馆藏梁廷相的《夷氛闻记》中记载:“方议款时,夷兵以船泊泥城,登岸肆扰,沿西及北。……大肆淫掠,奸及老妇,村民大哗。……举人何玉成,即柬传东北南海、番禺、增城连路诸村,各备丁壮出护。附郭西北之九十余乡,率先齐出拒堵。……夷兵方舍命突围出,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书中为残缺,据材料推测,处应该是(  ) A.香港岛        B.三元里 C.旅顺口 D.大甲溪 2.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3.“战斗开始不久,旗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5.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 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6.“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 7.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 B.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C.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 D.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 8.《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 材料三 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庚子纪事》 材料四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义和团纪事》 材料五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四反映了义和团对待外国人的什么态度?(2分) (3)材料四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什么局限性?(2分) (4)材料“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既然“瓜分一事,实为下策”,那么此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上策”又是什么?(8分) 课时达标训练(六) 1.选B 首先确定地点,根据“番禺”和所学史实可知指的是广东,再根据夷兵骚扰、“鸟枪”“徒手”等即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 2.选A 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图片反映了清政府盲目自大,不知中日经济差距。因此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而日本则是资本主义经济。A项符合漫画寓意。 3.选A 材料中提到的战役是黄海海战,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要求避战保船。日军围攻威海卫,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由此可以看出B、C、D三项不正确,A项符合史实。 4.选C 从“保卫国土”“不令倭得”可知是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