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技术实务押题三页纸
1、 P3 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
式反应自由基,
2、 P3 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
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3、 P 5 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应在P 4
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问点越
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C ,煤油的闪点为38〜74 ”C ,显然汽
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
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 28 ”C 的为甲类;28 ”C 运闪点 60 ”C 的为乙类;闪点;::::60飞的为
丙类(详见第二篇第二章)。
4、 P 5 液体燃烧的分类应在P6
(一) 闪燃
(二) 沸溢
(三) 喷派
5、 P 7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 被氧化生成的C02(气)、H 被氧化生成的H2 0(液)、S 被
氧化生成的S02(气)等。
6、 P 7 不完全燃烧产物是指
C O 、NH3 、醇类、醒类、酷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7、 P 11火 灾 按 造 成 危 害 危 分 类
①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
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 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
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8、 P 1 6 二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应在P 15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3 条路线:
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
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4 室外。
9、 P 16二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应在P 15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
10、 P2 0 爆炸的分类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分类,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物
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11、 P22 —、爆炸极限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 火源能量的影响。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
险性越大。
(2) 初始压力的影响。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
是,千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 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4) 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宽,一般上限降低,
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送爆炸。
12、 P2 2 二、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应在P24
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
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改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
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植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
性就越大。
2) 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
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 0 %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
储存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 0 %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
3) 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
和灭火设施。
4) 根据爆炸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讲稿两篇例文.docx VIP
- 智慧船舶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x VIP
- 入会申请表-陕西作家网.pdf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7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ASUS华硕主板玩家国度(ROG)ROG STRIX Z490-E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公交系统消防培训课件.pptx VIP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社会综合治理年终总结.pptx VIP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HY/T0305-2024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