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哲学绪论、八第一章罗松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pptVIP

人的哲学绪论、八第一章罗松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的哲学绪论、八第一章罗松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人的哲学; 前言;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绪论 人学思考——对人的哲学理解 ; 2. 关于“人学”( Hominology); 现代西方人学:从“人是目的”到“人已终结”;康德的问题 ; 现代西方人学:从“人是目的”到“人已终结”; “五四”时代:中西文化论战中的“科学与人生观”之争; 八十年代: “第二次启蒙运动”中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3. 人学思考的出发点;(2)现实前提:社会的发展 哲学是时代精神(der Zeitgeist)的精华(语出自马克思,黑格尔则认为,“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见《法哲学原理》“序言”),人学自不例外。“人学”视域中的人,是现实生存着的人,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人学思考亦与其所从出的时代与社会环境相互发明。 ; 梁漱溟(1893-1988)论人心自觉与人生问题 ; 第一章 觉己之思:人学基本问题; 一、发现自我:论人的存在(Being);少年派(Life of PI);马克思(K. Marx):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对象(Object, Gegenstand):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2. 文化存在(cultural being); 论人的自然与文化属性; 文化圈(culture circle, Kulturkreis) ; 地铁里的城际景色;文化身份 (Cultural Identity);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 3. 社会存在(social being); Go fast or far?; 马克思论人的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论人的社会属性; 康德论审美(鉴赏)的社会性; 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 ; 儒家的人伦观; 二、认识自我:论人的本质(Essence); 1.先秦儒家人性学说:善恶之别; 徐复观:孔子的 “内在人格世界”;2.西方人性理论:“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人学转向;叔本华(A. Schopenhauer,1788-1860)论人的双重生活; 3.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实践为依归; 马克思: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彼得洛维奇(G. Petrovi?,1927-1993): 论人作为一种实践的存在;剧中人对“我们”说; 三、肯定自我:论人的价值(Value);(1)生命价值(生存价值)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价值创造的前提。思考生命价值,则与死亡问题紧密相关。换言之,死亡是生命获得意义的先决条件。 从出发到永恒(From here to eternity),仅一步之遥。 ;苏格拉底之死; 关于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的自我申辩; 苏格拉底的生死相成; 苏格拉底的生死标准;史铁生(1951-2010):“史铁生死了,但‘我’还在”;乔布斯(S. Jobs, 1955-2011):“死是生的最佳发明”;海德格尔(M. Heidegger, 1889-1976):向死而在; 对于死的“不安”(Angst); 萨特的《墙》:死亡的荒谬性; 海德格尔:先行到死中去; 雅思贝斯(K. Jaspers,1893-1969)论死亡与人生;(2)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康德论价值与尊严; 四、实现自我:论人的发展(development) ; 古希腊人的命运意识;悲剧英雄与命运的抗争; 蒂里希(P.Tillich,1886-1965)论命运与自由; 查拉图斯特拉的不断攀登 ;傅雷(1908-1966)论艺术与人生;马克思论辩证法;莫言(1955—):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密尔(J. Mill, 1806-1873)论人性的发展与不满足;理想人格:自我发展的理想模式;学习参考书目

文档评论(0)

180****5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