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
软基处理监控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双向6车道,道路红线宽37m。沿线交通条件总体便利,材料运输条件较好。但项目施工期间,工程施工车辆会对沿线地方交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采取必要的措施疏导交通,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工程特点
1、部分鱼塘段不良土富存
(1)软土
勘测报告揭示,部分鱼塘等软土地层的主要类型是冲淤积形成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层,以厚层和夹层形式存在。从物理力学指标上看,软土层具有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淤泥的典型特征,即含水量高(多为流塑状态)、渗透系数低、压缩性大、强度低。含水量高预示软土层的沉降量大;渗透系数低使得软土层排水缓慢、固结时间和沉降稳定周期长,易导致较大的工后沉降;孔隙比大、压缩性高说明软土层易发生较大的变形,反映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瞬时沉降量占的比重大;强度低说明软土层承载能力差,对路堤填筑时地基的稳定性不利。在这种地质条件上修筑高等级公路,给施工和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可液化砂土
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沿线分布有较多的饱和沙土,饱和沙土地震液化成为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之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路段所处区域为设防地震烈度Ⅶ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路段K29+000~K29+510属轻微~严重液化场地,总长度0.51km,液化指数为0.78~52.65。鉴于此路段液化指数起伏较大,建议进行若干补勘。其他路段的液化等级均为不液化。
2、平面控制因素较多
本项目南岸沿途多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地方道路纵横交错,结构物较多,软弱地基广泛分布,纵断面受结构物净空、软基工后沉降和旧路路面标高控制,限制因素较多,为了与旧路设计标高对应,设计中南岸路堤填筑高度普遍不高。由于南岸原有地面标高分布不一,各段的填筑高度也各不一样,其中软基处理路段南岸最大填筑高度为5.69m。
3、差异沉降问题
(1)路线南岸新老地基的软基差异沉降问题
路线南岸由新老地基组成,部分地面原为工厂、民宅和水泥路面,部分甚至为鱼塘段,固结度不一,路基情况复杂。特别对于软土地基来言,易导致在新旧地基结合部位形成沉降裂缝,在新地基段形成纵缝。
(2)不同处理方法引起的软基差异沉降问题
各种软基处理方法,其加固软土机理不同,因此,存在着差异沉降现象,特别反映在不同处理方法之间的交界处。本工程中软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塑料排水板、CFG桩等,各处理方法之间均有交界位置,因此,存在不同方法处理软基的差异沉降问题。
三、软基路段现场监测目的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规定,二级以上的路堤施工中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的动态观测,目的是为了保证路堤的安全,验证并调整加载方案。现场监控包括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建议等工作内容。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现场观测拟采用业主、监理、施工和监控单位共同参与的模式进行,即由施工单位具体实施、监控单位质量监督和平行观测、监理单位现场协调、业主单位统一管理。监控单位根据现场观测数据和实际情况负责实施理论分析和提高施工质量建议工作。
现场监控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对K0+770~K2+970和K3+440~K3+560路段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断面和观测项目,以及观测方法。
2、建立科学、合理的现场观测体系和数据传输与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突发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理体系和预警体系。
3、开展典型路段的稳定性分析工作和系统的沉降分析(最终沉降量计算,各土层压缩量计算、瞬时沉降计算和工后沉降计算等)。
4、提高软基路段施工质量,提出路堤填筑方案建议、预压时间确定、结构物基础反开挖、卸载标准制定等。
通过现场监控工作拟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理论分析和对软基路段填土过程中的现场观测,控制路堤的填土速率,达到安全、快捷填筑的目的。
2、通过沉降观测和最终沉降计算,掌握软基路段沉降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工后沉降。
3、通过系统的现场监控,为施工期间路堤地基稳定性的控制、卸载标准的制定等提供数据,及时处理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4、通过对该路段现场监控,完善软基现场观测资料,为了解软基处理效果和完成竣工资料提供现场实测数据。
5、通过对该路段现场观测资料的分析,为路面(特别是桥头路面)的维修、永久性路面铺设和异常变化地基的加固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的软基监控,不仅能为路堤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安全提供保证、还能根据软基沉降特点及时改进施工方法,指导软基施工、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也为施工期间路基的稳定性控制、超载预压期的确定、结构物基础反开挖的时机、卸载标准的制定等提供依据。另外,通过本工程软基路段施工质量监控的工程实践,不仅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