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天然气与石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天然气与石油

LG地区复杂礁滩气藏描述技术 刘勇1,2, 邓惠1,2,杨学峰1,2,冯曦1,2,朱占美1,2,别沁3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处工艺研究所 摘要: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经历了以测井为主的气藏描述阶段、多学科气藏描述发展阶段、多学科一体化气藏描述三个阶段【1-3】。对于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已经较成熟;对于以岩性圈闭为主的复杂礁滩碳酸盐岩气藏描述,由于成因机理复杂、断裂发育、井距大、流体分布复杂等因素造成气藏地质描述困难。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攻关建立了井震结合、动静结合、地震约束与相控随机建模相结合、水侵动态预测与精细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地质模型和定量计算气藏储量,为科学合理高效开采以及针对性地开展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该项技术在四川盆地复杂碳酸盐岩气藏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气藏描述技术 复杂碳酸盐岩 LG地区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631. 4+ 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世界上碳酸盐岩储层目前发现的储量已接近全球油气总储量的一半,而且许多高产油气藏的储层类型都属于碳酸盐岩储层。在我国大约有3.6×106km2的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地层年代老,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由于其沉积的多旋回性、成岩的多期次性,形成的储集岩体具有类型多、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储层成因机理复杂,开采难度大 与已开发油藏相比,气藏常面临如何在气井井距较大、资料多解性复杂的情况下清晰认识地下地质体的难题,尤其在以生物礁滩沉积为主的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岩气藏中更为典型。利用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细气藏描述技术开展非均质性较强的气藏地质研究并进一步落实地质体储量分布已有较好效果,公开文献发表较多[5-6]。气藏描述是对特定的气藏地质特征进行抽象与概括,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定量气藏地质模型,是气藏模拟研究的基础。精细气藏描述是在早期气藏描述基础上,充分利用气田开发动态资料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量化储量分布[5-6]。精细气藏描述技术的关键在于建立气藏三维地质模型,核心是弄清气藏储量分布。四川盆地LG礁滩气藏由于礁滩纵横向沉积分区分带,而且受后期多期成岩改造,使得储层非均质性异常复杂,刻画礁滩体储层空间展布及储量分布规律困难[7]。通过以LG礁滩气藏开展精细气藏描述技术攻关,实现了精确建立礁滩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弄清气水分布规律,量化储量大小及分布的目的,取得显著效果。 1、露头剖面描述、单井微相分析、地震精细解释“三结合”精细描述礁滩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为深入认识储层发育分布规律奠定坚实基础。 LG气藏礁滩体岩性复杂,沉积微相纵向相互叠置,较少的钻井与取心资料使得LG礁滩气藏相带展布规律研究异常困难。通过对区域典型露头剖面进行野外踏勘,结合岩心描述成果,采用先进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8](图1),对比取心井段开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电成像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等测井资料的沉积微相解释,分别建立了长兴组生物礁、飞仙关组鲕粒滩相的测井识别模式,结合地震相识别技术对区域沉积微相展布进行了预测(图2)。 从沉积微相连井剖面三维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图2上),长兴组礁滩组合主要分布于长二~长三旋回中,礁间以低能礁滩间海沉积为主;飞仙关组鲕粒滩体主要分布于层序Ⅱ~Ⅲ中,横向分布与连通性要好于长兴礁组合。平面上礁滩叠置区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优势相中,向台内不发育(图2下)。新完钻的LG-30与LG-31井证实了预测成果的可靠性。 图1 LG1井沉积相解释综合柱状图 图2沉积微相对比(上)及长兴组生物礁相平面展布图(下) 2、动静结合与相控建模技术相结合准确把握气藏储层发育特征,精细刻画气藏储层发育分布规律。 LG礁滩气藏储集体类型多、非均质性强、井网不均,在现有静态地质资料基础上准确描述储层发育、展布特征与储集体之间连通关系显得异常困难。突破传统的静态资料研究储层特征方法,利用动态资料与静态资料“动静结合”对储层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 利用取心观察描述及镜下薄片鉴定成果,确定出LG礁滩气藏主要储集岩性为生物礁顶部的生屑云岩及台缘鲕滩白云岩;统计取心井描述成果确定区域不同相带主要储集类型发育区(图3);结合动态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成果确定飞仙关组储集类型为孔隙型,长兴组储集类型为裂缝-孔洞型(图4)。 孔隙型 孔隙型 裂缝-孔洞型 裂缝-孔洞型 图3 LG气藏不同相带主要储集空间分布图 图4 LG1井飞仙关组(上)长兴组(下)压恢曲线 在储层岩性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开展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识别[9],分别建立了台缘、台内长兴组生物礁与飞仙关鲕滩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