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预防及处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概述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属不良反应。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非死即残,预后很差,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可诱导病人基础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 ; 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4、是药品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 5、是液体的配伍过杂; 6、个体差异。 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 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或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也可发生输液反应。 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八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4、是药物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 均可引起输液反应。 5、是液体的配伍过杂 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源而致输液反应。如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是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又如磷霉素钠+654-2遇光,药色会加深,炎琥宁+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均需过渡。 6、个体差异 (1)病情因素。输液反应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感染性病人。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在人体内增殖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内毒素。肺结核、支气管肺炎、上感(包括重感冒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肝炎、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症的病人,病情较急,其体内致病微生物增殖快,血中内源性内毒素的量也必定大。正常人能耐受的液体热原量,到了这类病人身上,由于液体与病人血中内源性热原的迭加可能使内毒素量超标,从而更容易引发输液反应。 ??? (2)体质因素。l0周岁以下儿童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是人群中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的群体,这类病入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也相当高。所以,输液反应与个人体质有关。 输液反应的防范 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医生护士都很被动,为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调输液反应的防范 ,要做好以下几点: 1、把好药品质量关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2、把好液体配制关 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光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握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开支”!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如滴注甘露醇加热后的温度。 5、药品浓度要适当,输液速度要慢 特别是输液开始,前20分钟应慢滴,如无不良反应可依病情调整适当的滴数。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 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7.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 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注射液等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输液反应的诊断标准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输 液 反 应 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氨苄青霉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