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导航 1、通过阅读地图能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3、黄土高原的地貌 阅读69页,活动2:谈谈你的看法? 太行山 一、填空题 1、黄土高原的位置:东起_____,西至_____,南至___岭,北抵____。 2、对于黄土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三种假说,其中______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等地的________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黄土塬、_____、______。 * * 认识跨省区域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如黄土高原就不是只在一个省区中,今天我们以黄土高原为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活动1: 找出太行山、乌鞘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读课本P66文字内容和图8.1, 思考: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太行山 1、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青海、河北、河南、内蒙古自治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2、黄土的形成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 风成说证据 (1)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矿物成分不同 (4)有多层古土壤 讨论每一条论据说明了什么? 结合活动2(2) 1、“黄土的厚度均匀”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从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说明多层古土壤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所形成,而是外来的。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读P68内容,小组讨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各有哪些? 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们过度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植被 结构 气候 地形 1、自然原因 疏松 降水集中在七八月,多暴雨 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缺少植被保护 活动1 :观察图中的植被、水量、泥沙 结论:(1)植被有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修路 开垦 采矿 2、人为因素 观点一: 观点二: 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 水土流失后留下了什么?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两人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容易造成洪灾。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课本P70开始的本节内容的后两个框题: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课后预习: 黄 土 高 原 了 绿 乌鞘岭 秦 长城 “风成说” 中亚、蒙古 荒漠、戈壁 黄土梁 黄土峁 练一练 二、选择题 1. 下面省区中大部分区域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青海、西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