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主权债务的现状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PDF
金融理论与政策
中国主权债务的现状分析及
风险防范对策※
李义超 宋 玲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频繁发生,陷入危机的国家都遭受了重大损失。2007年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仍
摧残着全球经济,继冰岛破产后,一系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债务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动荡。本文从中国外债的现状
出发,对当前外债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 债务风险 对策
引言 务风险十分关键。
国家破产,是指主权国家因经济低迷或崩溃,国家财政 一、中国外债的现状
困难使得该国财务报表出现财政上的破产,对外表现为国家不
能偿还国际债务,导致本国经济无法运转,资不抵债,以致该 1979年之前,我国奉行的是“无外债原则”,改革开放
国政府无法管理国家,或寻求救援或申请国家破产保护① 。事 之后,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对外贸易带来了外债规模的增长。
实上,国家是不可能出现民商法意义上的“破产”,应该称 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外
为“主权信用危机”或“主权债务危机”更为妥当② 。2008年 商来华投资迅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外债中的贸易信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给北欧小国冰岛带来了毁灭性的经济衰 贷数额随之上升。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也纷
退,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克朗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48%,昔日创 纷进驻中国,其在境外的融资也相应地带来外债规模增长。截
造了“冰岛模式”的冰岛银行业神话破灭,冰岛成为历史上第 止2009年末,我国的外债余额为4286亿美元。
一个面临“破产”的发达国家。然而危机并未就此告一段落, (一)外债余额及外债风险指标
2009年底,迪拜、希腊等国纷纷遭遇主权债务危机,另外东欧 近年来外债规模及相应的风险指标如表1。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陷入国际债务困境。无论是冰岛还是受到 从表1可看出,外债余额从1994年末的928.1亿美元到2009
牵连的各个国家,面临的国家“破产”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 年末的4286亿美元,除了2000年之外,一直都保持着上升趋
本质上看是存在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其实类似公司债务, 势,15年间增长了3.61倍,年均增量为223.86亿元,大部分年
公司债务是以资产作为抵押,而主权债务则是由国家的信用作 份我国的外债余额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2008年开始,
为担保对外举债。 我国的外债增幅大幅放缓,特别是2008年末到2009年一季度,
接连爆发的冰岛、迪拜、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给世界敲响 外债余额下降了378.4亿美元,较2008年末下降了10.1%,延续
了警钟,从目前危机的覆盖面来看,遍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了2008年以来外债规模小幅下降的趋势,而2009年二季度开始
家,主权债务可能引发新的全球危机。穆迪公司认为,主权信 外债余额不降反升,增长了218亿元,反转了外债规模下降的
用风险可能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最严峻的威胁之一。迪拜世界 势头。2008年底至2009年一季度外债规模的下降主要是受到了
债务危机还可能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对整个新兴市场国家主权风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加上全球流
险的重新评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债规模,特别 动性不足导致进出口商的贸易融资规模下降,因此主要是短期
是短期外债余额在近年来有攀升趋势,当前环境下如何防范债 外债规模下降。另外,经济危机下很多银行将融资渠道转向国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