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公民社会发展观察-行政公职局.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澳门公民社会发展观察-行政公职局

o 《行政》第二十五卷,總第九十五期,2012 N .1,9—23 9 * 外界常以 “社 團社會”來形容澳 門 ,大批以非官方 、非營利 、自 主 自治為特點的民 間組織1 ,活躍在社會的各個領域 ,深刻地影響著社 會的組織結構和民眾的價值取 向 。截至2007 年 ,澳 門社 團總數 已超過 3700個 ,單單在 回歸後就成立了近2000個社團2 ,每萬人擁有近68個社 團 ,社團密度之高實為罕見 。 但社 團數量眾 多並不代表澳 門公民社會 的發達 ,由於受以面 向精 英階層為主的政治吸納政策的影響 ,使社 團和政府之 間的關係表現 出 法團主義的特點 ,社 團相對欠缺 自主性 ,公民社會的力量相對微弱 。 普遍存在社 團數 目日益增長 ,但市民社 團參與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的 現象 。 然 而 自澳 門 回歸 以 來 ,澳 門的主體 性 得 到 了很 大 的提 高 ,特別 是 2 0 0 2 年 博 彩 經 營 權 開放 之 後 ,澳 門的社 會 、政 治 、經 濟 環 境 變 化 加速 ,這 使 更 多的澳 門人 考慮 “澳 門是什 麼 ?” “澳 門該 如何 定 位 ?” “澳 門的路 向又應 如何 選 擇 ?” 市 民對 本地 的歸 屬感 明顯 上 升 。 就澳 門的公民社會而言 ,無論在結社形式 ,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 發生 了微妙的變化 。 本文嘗試以社會格局 急劇變化背景下的公民社會為 中心 ,對近年 澳 門公民社會發展的特點進行簡單總結 ,反映參與者在理念 、形式等 多方面的變化 ,探討民 間社會力如何集結 ,從一個側面見證並記錄這 一時期澳 門公民社會發展的圖景 。 *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1. Salamon, L. M. (1994),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4, pp.109-122.  2. 婁勝華 : “澳 門社會生態的變化與社團組織的發展” ,載 《雙城記Ш——港澳政治 、 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澳門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 ,2009年 ,第538-539頁 。 10 在2 0 世 紀 的下半葉 ,澳 門社 團與 政 府 關係 表 現 出法 團主義 的特 點 。所謂 “法團主義” ,由施密特 (Philippe C . Schmitter )所提 出 , 他認為 : “法團主義的作用是將公民社會 中的組織化利益聯合到國家 的決策結 構 中 ,協調 和規 則是 法 團主義 的 中心” 在 法 團主義 的 引導 下 ,社 團一般 “有一定的數量 限制 、彼此不具競爭性 、有明確 的等級 制度 、發揮不 同社會功能 、被政府認可且在各 自領 內具有決定性 的地 位”3 。在 1966 年 “12 •3事件”後 ,澳葡政府權威性大大 降低 ,為求 維持其在澳 門的管治 ,澳葡政府通過 吸納社 團領導進入體制 內以及賦 權等方式以提高合法性 。 “葡人通過尋找華人社會的中間人來維持一 種低 度 的社會政 治整合 ,實現對華人社群 的鬆散型 間接控制” 4 。這 一模 式在當時擴大 了社 團的發展空 間 ,使其成為市民和政府的溝通橋 樑 。此後 ,在各社會領域均形成 了各 自的領軍 團體 ,基本主導 了某一 領域的代表權 ,如 :工商界 的中華總商會 、教育界 的中華教育會 、勞 工界 的工會聯合總會等 。而澳 門社會也在這 些傳統社 團的主導和協調 下 ,保持 了相當長 時間的和諧 。但需指 出的一點是 ,澳 門許 多社 團是 受外部力量的推使而成立 ,並非澳 門市場經濟發展下所產生 的成果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