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28张PPT).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28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默写: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诞生: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2、影响: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学习目标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高祖李渊)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重点) 3、武则天的统治。 4、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和开元盛世(重点) 5、?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学习过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① (李渊),唐开国皇帝,公元618年建立 朝,并平定全国。 ② (李世民),开创唐朝的盛世局面“ ”??? ③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④ (李隆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 唐高祖 唐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女皇帝 唐玄宗 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 1、什么是“贞观之治”?在书本P8第三段寻找答案 统治期间, 比较清明,________得到进一步发展, 增强, 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 ____”。 唐太宗 政治 经济 国力 文教 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唐太宗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回答(1)材料一中的“舟”“水”分别指的是谁?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2)材料二的“朕”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①人民 ①君主 ②人民力量的伟大 ① ② ①唐太宗 ②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① ② 正确认识君民关系 3合作探究,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1)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贞观政要)? 材料二: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 ?----《贞观政要) 回答:①材料一二的话出自同一人,你认为是谁? 唐太宗 ? ②两则材料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表明他明白了什么问题?由此,他是怎么做的? ? ★由此得出结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是: ? ①明白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书本找答案: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唐太宗一再强调“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这说明他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 。 请列举唐太宗身边的人才:①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②善于谋略的 ,敢于决断的 ,人称“房谋杜断” ★由此得出结论: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的第1点是: 人才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客观原因1、 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房谋 杜断 敢于直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魏 征 (3)材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微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回答: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认为“百姓造反”的原因是什么?为防止“百姓造反”,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效果? 原因 措施 措施 (4)材料一: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本着“意在宽平”的原则厘改法律。以死刑条目为例,新律较之《开皇律》减斩刑为流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徙刑七十一条,并废除鞭背酷刑与断趾等肉刑,将二千余条的《开皇律》删减为七百条的新律。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新律诏颁全国,是为《贞观律》。 ①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