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楞次定律 猜一猜 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一、实验探究,总结得出楞次定律 探究前必须先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1)电流计指针偏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结论:“+”进“+”偏,“—”进“—”偏。 (2)观察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我们约定从上往下看,用“顺时针” 和“逆时针”的说法表示。 + G N S 2、实验二、探索“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 N 极插入 N 极拔出 S 极插入 S 极拔出 示意图 磁铁磁场方向 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方向(螺线管上) 向下 减小 顺时针 向下 向上 向上 减小 向上 增加 向下 增加 逆时针 向上 顺时针 逆时针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向下 感应电流磁场与原 磁场两者方向关系 相反 相同 相反 相同 感应电流磁场的效应 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谁在阻碍? 阻碍什么? 如何阻碍? 能否阻止? 1、对“阻碍”的理解: 感应电流的磁场 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增反减同” “来斥去吸” 不能阻止 减缓 N S N S S N S N 2、从能量的角度理解: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二、楞次定律的应用 例题 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如图4.4—3所示。 软铁环上绕有M、N两个线圈,当M线圈电路中的开关断开的瞬间,线 圈N中的感应电流沿什么方向? M S N 总结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 判定原磁场的方向 楞次定律 判定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安培定则 练习题: 在图4.4-6中假定导体AB向右运动。导体棒AB中的 感应电流是沿哪个方向的? A→B v A B E F (1)右手定则: (2)适用条件:切割磁感线的情况 (3)说明: 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例,用右手定则求解的问题也可用楞次定律求解,楞次定律适用于所有情况。 拓展题 如图4.4-4所示,在长直载流导线附近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与导线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线圈在导线的右侧平移时,其中产生了A→B→C→D→A方向的电流。请判断:线圈在向哪个方向移动? I A B C D 课堂小结: 1、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1)对“阻碍”的理解: (2)从能量角度来理解:楞次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 在电磁感应中的具体体现。 3、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蓝白商务述职报告工作总结PPT模板.pptx
- 蓝城项目生活体验馆营造及服务标准.pptx
- 蓝色2017年终总结暨新年计划PPT模板.pptx
- 蓝色大气工作总结PPT模板.ppt
- 蓝色工作总结工作汇报PPT模板.pptx
- 蓝色商务风工作总结汇报述职竞聘PPT模板.pptx
- 朗荣投资挂牌学习.ppt
- 浪潮ERP月度维护技术总结200901.doc
- 浪淘沙令-李煜.ppt
- 劳动保障所工作总结.doc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