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气——安全技术说明书品名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
光气 ——安全技术说明书
品名
光气; 碳酰氯; 氧氯化碳; Phosgene; Carbonyl Chloride; CAS:75-44-5
理化性质
无色,高毒性气体,有窒息性气味; 空气稀释时,有一种干草的霉味。在 0℃时冷凝为透明无色
发烟液体。分子式 COCl2。分子量98.92。相对密度 1.381(20/4℃)。熔点-118℃。沸点8.2 ℃。
蒸气压 161.96kPa(20℃)。蒸气密度3.4。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冰乙酸和许多液态烃
类。遇水缓慢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加热分解,产生有毒和腐蚀性气体。万一有光气
漏逸,微量时可用水蒸汽冲散; 较大量时,可用液氨喷雾解毒,也可被苛性钠溶液吸收。
COCl2+4NH3→CO(NH2)2+2NH4Cl
消防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特殊的全身防护服。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钢瓶
阀门的人员。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灭火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氨使碳酰氯中和。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副危险:腐蚀品。包装方法:钢瓶装。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高效
通风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避免日光曝晒和受潮。远离热源和火源。最好单独储存或在周
围有防护墙的户外开阔处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特殊全身防护服。
泄漏处理
必须穿戴特殊全身防护服。对残余气体或钢瓶泄漏气体,微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喷雾
解毒。
接触机会
用于有机合成以及制造染料、橡胶、农药和塑料 ; 也曾作为军用毒气。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江苏靖江农药厂、大连染料厂、天津有机化工二厂、广东肇庆有机化工厂、
陕西宝鸡农药厂、黑龙江鹤岗县农药厂
如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请联系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
电话:0591 传真:0591网站: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吸入
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 LCLo: 50 ppm/5M;男性LCLo: 360 mg/m3/30M。人吸入5 ppm/30M。
属高毒类。为窒息性毒气。毒性比氯气大 10倍。大鼠吸入 20 分钟的 LC50 为 100mg/m^3。较
低浓度时无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经一段时间后出现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害,而导致肺水肿。
较高浓度时可因刺激作用而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
人的嗅觉阈为 0.4~4mg/m^3。8mg/m^3 对眼和鼻有轻度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吸入一定量的光气当时可出现轻度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部不适、咳
嗽、胸闷;或无明显症状。经 1~24 小时或长些时间的症状缓解期,后迅速出现肺水肿、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并发纵膈及皮下气肿、气胸等。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胸部 X
线片呈支气管炎或肺水肿的表现。部分患者在肺水肿消退后 2 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
支气管炎。胸部 X 线片示两肺满布粟粒阴影。
处理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绝对卧床静息。密切接触者即使无症状,亦应观察 24~48 小时,
注意呼吸率及肺部听诊等。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 X 线片变化。
给予对症治疗。防治肺水肿,给予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支气管解痉剂,肺水肿发生
时给去泡沫剂如消泡净,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
如可按病情轻重程度,给地塞米松 10~60mg/日,分次给药,待病情好转后即减量,大剂量应用
一般不超过 3~5 日,重症者为预防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可酌情延长小剂量应用的时间;短期内
限制液体入量。合理应用抗生素。
脱水剂及吗啡应慎用。强心剂应减量应用。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0.5mg/m^3; 美国 ACGIH TLV-TWA0.40mg/m^3
如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请联系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
电话:0591 传真:0591网站: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
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 职业性光气中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8787-88
危规: GB2.3类 23038。UN NO.1076。IMDG CODE 2070 页 2 类。副危险 6.1 类和 8 类。
Cop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