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眼的应用解行剖与生理
第一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杨志英 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主任 、主任医师 主要内容 眼球 视路 眼附属器 眼球的血管与神经 眼球近似球形 眼球突出度:12~14mm,两眼相差≤2mm 眼球前后径:24.0mm 水平径:23.5mm 垂直经:23.0mm 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质地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组织和维护眼球形状的作用。 前1/6为透明的角膜 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 角巩膜缘:角膜和巩膜移行区 横径:11.5~12.0mm 垂直径:10.5~11.0mm 角膜中央厚度:0.5~0.55mm 角膜周边厚度:1.0mm 角膜前面曲率半径:7.8mm 角膜后面曲率半径:6.8mm 上皮层:35微米,再生能力强 前弹力层:12微米,均质透明膜,无再生能力 实质层:500微米,占角膜厚度90%,胶原纤维束薄板,损伤 后不 能再生 后弹力层:10~12微米,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抵抗力较强, 可再生 内皮细胞层:5微米,紧密连接,房水屏障,无再生能力 生理作用:眼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 瓷白色、坚韧 分为:表层、实质层和棕黑层 视乳头处: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较薄形成筛板 肌肉附着点处最薄约0.3mm 视神经周围巩膜最厚约1.0mm 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域,半透明,宽约1.0mm,角巩膜后面和虹膜根部构成的隐窝称前房角,有小梁网和Schlemm管,是内眼手术常用的切口部位。 小梁网为前房角的海绵状结构 位于Schlemm管内侧 以胶原纤维为核心,其周围以弹力纤维和内皮细胞的小梁组成 具有滤过作用 Schlemm管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环管状房水排出通道。 长约36mm,内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 管的外侧壁有约25~35根结构与其相同但较细的外集合管 房水经Schlemm管进入到外集合管直接排出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具有营养、遮光和调节屈光的功能。 1.虹膜 2.睫状体 3.脉络膜 虹膜功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清晰 瞳孔:2.5~4.0mm 虹膜纹理:虹膜表面凹凸不平的皱褶 虹膜内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前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后者受交感神经神经支配,司散瞳 睫状体:宽约6.0mm,环状结构,前连虹膜后连脉络膜 睫状冠:睫状体前1/3,宽约2.0mm 睫状突:睫状冠内表面70~80条纵行放射状突起 平坦部:睫状体后2/3 锯齿缘:睫状体平部与脉络膜连续处,距角膜缘8.5mm 脉络膜前起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 含有大量血管和色素细胞的薄膜 具有遮光作用 前起锯齿缘后至于视乳头,外邻脉络膜,内触玻璃体的一层透明的薄膜。 分为十层。 视乳头(视盘):视网膜上视神经汇聚眼球后部穿出眼球。 有视网膜中央A,V通过。视乳头仅有神经纤维没有视细胞,因此视乳头不感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黄斑区:视乳头的颞侧约3.0~4.0mm,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该区无血管。 黄斑中心凹: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视锥细胞。 眼球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具有屈光作用,与角膜共同构成屈光系统。 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充满前房和后房。 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及无机盐等 作用:屈光间质,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循环 睫状突—后房—瞳孔—前房— 1)小梁网—Schlemm—巩膜内集合管—睫状前静脉 2)葡萄膜巩膜通道 睫状体带—睫状肌间隙—睫状体及膜络膜上腔—巩膜胶原间隙及血管间隙 排出眼外 双凸面透镜,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富有弹性,周边部有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将之悬吊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 作用:屈光间质;并完成眼的调节作用;过滤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保护作用。 营养主要来源为房水。 晶状体示意图 透明的胶质体,主要成分是水,占眼球内容积的4/5。 作用:屈光间质;对周围组织有支撑作用。 营养来源于脉络膜和房水。 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陷,容纳晶状体。 其他部位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在视盘边缘、黄斑中心凹周围及玻璃体基底部(锯齿缘前2mm和后4mm)连接紧密。 定义:视网膜至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 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枕叶视中枢。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起自于视乳头,止于视交叉,全长42~50mm,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 指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组织结构。 眼睑 结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鳍豚的濒危现状及是野生动物的保护.ppt
- 巴蜀文命化简论.ppt
- 半导体件物理第三章.ppt
- 版式设计课件高3,网格系统全攻略.ppt
- 奥赛冲师刺-第3轮:考点串讲-植物学-繁殖.ppt
- 宝石鉴定前方法和仪器.ppt
- 北京101中学生物组内部p信pt课件——01微生物的类型.ppt
- 北工大微先生物学第7章.ppt
- 被子植件物分科2.ppt
- 贝克曼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ppt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化与交互性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VR教育平台个性化推荐算法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大数据应用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化投资策略在市场趋势周期下的适应性研究及趋势预测模型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班语言活动:树真好.pptx
- 高中政治教学数据深度学习:基于教师教学画像的多维度特征分析与教学改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中的用户参与与互动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供应链与企业环境绩效的耦合关系研究:基于案例分析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pdf
- 塑料管应用现状研究报告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