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及其间隙内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中医称为“肛痈”,属于痈疽的范畴。因其发生机理复杂,所处部位又较特殊,故而对其治疗相当棘手,若处理不当轻者成瘘反复发作,重者发生肛门失禁,甚至脓毒血症等并发症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对其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其治疗的经验总结介绍于下。 肛痈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间隙急性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病变,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诊断依据: 局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者,多位于肛提肌以下间隙,属低位肛痈。包括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括约肌间隙脓肿。 出现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者,多位于肛提肌以上间隙,属高位肛痈。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肛管解剖 (示意图) 肛周间隙 (示意图) 一、肛周脓肿的诊断和分类 对于肛周脓肿的诊断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局部体征并结合专科体检与适当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一般对于肛周患部有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肛周脓肿诊断不难,但对于局部体征不明显的深部脓肿容易漏诊或误诊,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笔者对肛周脓肿的诊断总结了6个字,即一问、二看、三摸。 一问: 问患者的发病史和自觉症状,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和现在情况。 二看: 看肛门局部与肛管直肠内的病变情况,了解脓肿有无红肿的体征,以及相关检查资料; 三摸: 常规指诊检查和触摸了解脓肿的有无和部位以及病变程度,这样一般都可对肛周脓肿作出正确诊断。若有条件也可作直肠腔内B超检查,对脓肿的诊断和了解脓肿的部位有重要帮助。必要时也可酌情对脓肿进行穿刺以明确诊断。 肛周脓肿的诊断 对于肛周脓肿的分类,中医分类较多,常根据脓肿所处的病位和其病性而分为痈与疽。 西医对其分类也较复杂。有代表的几种分类是:Eisenhammer分类法,根据肛周脓肿是否形成肛瘘而分为腺源性致瘘性脓肿和非腺源性非致瘘性脓肿两大类10种;隅越幸男分类法,将肛周脓肿与括约肌的关系分为六类,即皮下脓肿、粘膜下脓肿、低位肌间脓肿、高位肌间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与上法大同小异。 此外还有按脓肿部位与肛提肌的关系分为肛提肌上脓肿(高位)和肛提肌下脓肿两大类10种分类法;按感染病菌种类不同分为非特异性肛周脓肿和特异性肛周脓肿两类;还有按脓肿所在间隙的部位行六类分类法,分为皮下脓肿、粘膜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肛门后脓肿、直肠后脓肿等。 肛周脓肿的分类 1995年我国中医行业标准将肛痈分两大类6种,将位于肛提肌下间隙的肛痈称为低位肛痈,位于肛提肌上间隙的肛痈称为高位肛痈。 低位肛痈有: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括约肌间间隙脓肿。 高位肛痈有: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 低位肛痈 高位肛痈 高位肛痈 笔者认为肛痈的分类应对临床的治疗和评价脓肿的转归预后情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为合理。比较各种分类方法,我们认为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这一标准较为合理,但不全面,未将临床所见肛痈全面概括,故而将其分类补充讨论如下。 低位肛痈 脓肿位于肛提肌下间隙,或脓腔与内口相通,管道在外括约肌深部之下即平齿线下方,为低位肛痈。 包括: 1.肛周皮下脓肿:脓肿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间隙。 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脓肿位于坐骨直肠间隙内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内口与脓腔之间的管道在外括约肌深部之下。 3.低位括约肌肌间间隙脓肿:脓肿位于内、外括约肌肌间平齿线平面之下,亦在联合纵肌间、中央间隙内。 4.肛管后间隙脓肿: (a)肛管后浅间隙脓肿:脓肿位于肛管后浅间隙。 (b)肛管后深间隙脓肿:脓肿位于肛管后深间隙。内口与脓肿通道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之下。 5.肛管前间隙脓肿: (a)肛管前浅间隙脓肿:脓肿位于肛管前浅间隙。 (b)肛管前深间隙脓肿:脓肿位于肛管前深间隙。内口与脓肿均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之下。 高位肛痈: 脓肿位于肛提肌上间隙,或脓腔与内口相通管道在外括约肌深部之上,即平齿线上方,为高位肛痈。 包括: 1.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脓肿位于骨盆直肠间隙,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2.直肠后间隙脓肿:脓肿位于直肠后间隙。 3.直肠粘膜下脓肿:脓肿位于直肠粘膜下间隙。 4.高位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