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泻下药中药基征础知识
将军蛋 原料:鸡蛋1个,生大黄末1.5克。 制作:先将鸡蛋顶端敲出一个小孔,去蛋皮,放入大黄细末,用筷子搅匀,然后用草纸或用白面和水封闭小孔,放入水锅中,煮熟即成。 特点:鸡蛋无异味,小儿可以吃。 大黄味苦性寒,性趋下行,古有“将军”之称,故称“将军蛋”,对于小儿胃热湿疹,大便干结或臭秽者食之有效。 大黄红枣茶 ?????[原料]生大黄6克,红枣20枚。????[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薄饮片,备用。将红枣拣杂,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足量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连同煮沸的大枣煎汁冲泡大黄饮片,或直接将大黄饮片投入大枣煎液中,将沙锅离火,静置片刻即成。????[吃法]早晚2次分服,饮汤汁,嚼食大黄饮片及红枣。????[功效]清热化湿,缓急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热积气滞引起的腹胀、腹痛、大便干结等症。 大 黄 《本经》 歌曰: 苦寒泻热锦大黄, 实热积滞力能攘, 导瘀通经消痈肿, 荡涤阳明通大肠。 番泻叶蜂蜜茶 材料:番泻叶,蜂蜜 步骤:1、将番泻叶过水,清洗干净。 2、将番泻叶放入茶盅,冲入滚开水。 3、待茶水温热时,再加入适量蜂蜜。搅匀,即可入口。 平时遇到体内热气,大便结燥,口气混浊,可将番泻叶代茶饮用,一天可见效果。 小儿便秘食疗 番泻叶鸡蛋汤:番泻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将鸡蛋磕入碗中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食盐,煮沸加味精即成。 积热便秘?特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如羊粪,排便困难,可伴有腹胀痛、口臭、手足心热等症。治宜清热润肠。 番泻叶《饮片新参》 歌曰: 泻叶消积通大肠, 甘苦气寒积热良, 宿食停滞心腹胀, 便秘腹痛服之康。 麻仁当归猪踭汤 主料:猪踭肉500克,火麻仁60克,当归9克,蜜枣5个 做法:(1)火麻仁、当归洗净,猪踭肉洗净,切块。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水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特色:养血润肠。病后或老人及妇女产后,血虚津枯,症见便秘,便结难排。亦可肜习惯性便秘属阴血不足、肠中燥结者。 大戟芫花甘遂 歌曰: 峻下逐水消水肿,大戟芫花甘遂同; 大戟偏泻脏腑水;芫花逐饮泻肺胸; 甘遂遍搜经隧饮;实邪诸肿此能攻。 大便溏泻切忌用,体虚妊娠不可逢。 峻下逐水药 甘 遂 《本经》 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炙用,以降低毒性。 用法用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使用注意 * * 泻 下 药 泻下药 含义 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性能功效 质重沉降,归大肠经。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 适应范围 里实证。如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 泻下药 分类 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 配伍方法 里实兼表邪者——配解表药 兼正虚者——配补益药 气滞者——配行气药 热结者——配清热药 寒积者——配温里药 泻下药 使用注意 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 妇女孕期、产后及月经期当忌用 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毒性药物应严格炮制,控制用量,确保安全 第一节 攻下药 概 述 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 功能攻下通便,清热泻火 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证 配伍行气药或温里药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来 源 掌叶大黄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大黄、生大黄、生军、酒大黄、酒军、熟大黄、大黄炭、川大黄、川军。 处方名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苦,寒。 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性 能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功 效 秋末或次春采集,切块干燥。生用、酒炒、酒蒸或炒炭。 采 制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 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应 用 热结便秘——芒硝——大承气汤 兼气血虚——人参、当归——黄龙汤 阴伤——生地、玄参——增液承气汤 冷积便秘——附子、干姜——温脾汤 实热积滞便秘要药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 2.实火证 应 用 血热吐衄 目赤肿痛 牙龈肿痛 咽喉肿痛 泻心汤 大 黄 《本经》 攻下药 应 用 3.热毒疮疡,烧烫伤 热毒疮疡——二花、连翘 肠痈——大黄牡丹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