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机及分说析化学课件之分散体系
第1章 分散体系 本章重、难点 1.重点内容:稀溶液的依数性。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 2.难点内容:稀溶液的依数性。溶胶的结构和电动电势。 例:在50.0g水中溶有2.00g甲醇(CH3OH),求甲醇的质量摩尔浓度? 解:bCH3OH= 例:在100mL水中,溶有17.1g蔗糖(C12H22O11),溶液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和质量分数? 思考一下: 1. 煮面条事先在水里放点盐,面条会容易熟? 2. 咸菜坛里的水不容易结冰? 3. 菜场买不到深海活鱼? 4. 霜打青菜更甜? 5. 冬天里汽车的水箱加抗冻剂放冻? 6. 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一定? 7. 冬天除冰雪撒融雪剂? 1.2.2 溶液的沸点升高 1.2.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相: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称为相。相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例如:纯水和溶液为单相体系,冰水混合物为多相体系。溶液为单相体系,胶体为多相体系。 当凝聚速率等于该温度下的蒸发速率时,在相同时间内进出整个液面的水分子数相等,体系就在该温度下达到了蒸发与凝聚的动态平衡。 此时气相中气态水分子的浓度在宏观上不再发生变化,水气的分压亦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气相中水气所呈现的分压,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简称蒸气压 )。当然,若体系气相中不含有其他气体,水气的分压( 水的蒸气压 )等于体系的总压力。 水的相图 相(phase):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且组成均匀的一部分称为相。 相图(phase digram): 相图是表示体系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平面图。 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互吸理论 离子强度 引言: 表面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现象。 界面现象的本质 固体与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吸附,被吸附的物质可以是溶质也可以是溶剂,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固体吸附剂在强电解质溶液中对溶质离子的吸附称为离子吸附。 AgBr↓会吸附 ?离子 ( Ag+ )而带正电, Ag+为 电位离子,NO3-聚集 在AgBr附近,为反离子。 B 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剂从电解质中吸附某种离子的同时,将吸附剂表面上的同号离子等电量的置换到溶液中去的过程。 最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制取去离子水。 例: 粘土颗粒带负电,表面存在可交换的阳离子Ca2+(Mg2+.K+.Na+),当施入铵态氮肥时,NH4+ 即与胶粒表面的 Ca2+ 发生交换: Tyndall现象的产生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和入射角 光的强度有关,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 就会发生散射, Tyndall现象就是光的散射现象. 1. 吸附作用。胶体分散系统比表面大、表面能高,所以很容易吸附杂质。如果溶液中有少量电解质,溶胶粒子就会吸附离子。当吸附了正离子时,溶胶粒子带正电;吸附了负离子则带负电。不同情况下溶胶粒子容易吸附何种离子,这与被吸附离子的本性及溶胶粒子表面结构有关。 当分散相固体与液体介质接触时,固体表面分子发生电离,有一种离子溶于液相,因而使固体粒子带电。 胶粒表面的分子电离,一种离子脱离胶粒进入溶 液,另一种离子留在胶粒表面。 电解质对凝结能力的大小,人们常用凝结值来比较.所谓凝结值就是指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结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凝结值越小,凝结能力越大. 一般说来,电解质的负离子对正溶胶起凝结作用,正离子对负溶胶起凝结作用.凝结能力随离子价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这一规律称为Schulze-Hardy规则 同价离子的凝结能力相近,但随水化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如具有相同正离子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中的阳离子对As2S3溶胶的凝结能力顺序: Cs+ Rb+ K+ Na+ Li+ Ba2+ Sr2+ Ca2+ Mg2+ 这种顺序成为感胶离子序. 一种物质自动浓集到另一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叫吸附。其中有吸附能力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1.4.3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 物理吸附由吸附质与吸附剂分子间引力(即范德华力)所引起的吸附,在吸附过程中物质不改变原来的性质,因此吸附能小,结合力较弱,吸附热比较小,容易脱附,如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只要升高温度,就可以使被吸附的气体逐出活性炭表面。 对一定质量的分散质来说,分散度越高,表面积越大,其表面能越大,因而多相体系是一种不稳定体系。为使体系趋于较稳定的状态,表面能有自发降低的倾向。 一般可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减小表面积使表面能减小,如小液滴可自发聚集成大液滴;二是通过表面吸附其它质点来降低其表面能。 为什么存在表面吸附 ? 1.4.4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固体吸附剂在非电解质或弱电解质溶液中对分子 的吸附称为分子吸附。 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