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朱丹溪: “眩晕者, 中风之渐也“ 元代罗天益:“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 三年中有中风之患”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列举中风先兆状34种, 如“有平素聪明, 忽然无记性”等 张锡纯中风5 种预兆: ①其脉必弦硬而长, 或寸盛尺虚, 或大于常脉数倍, 而毫无缓和之意; ②其头目时常眩晕或常觉疼, 或觉脑中昏馈,多健忘; ③胃中时觉有气上冲或呢逆; ④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睡觉中神魂飘荡; ⑤舌胀、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时欲眩仆、自觉头重脚轻 方药分析 牵正散 组成:白附子:祛风化痰 全蝎(通络) 僵蚕(化痰) :祛风止痉 功能: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中风,口眼歪斜 病因病机 经络气 血受阻 肌肤筋脉 失于濡养 喎僻不遂 中经络 痰淤蒙 蔽脑窍 神明受扰 昏仆不醒 中脏腑 正气虚弱 内伤积损 饮食不节 痰浊内生 情志过及化火生风 气血不足外风入中 气虚 血瘀 阴虚风动 湿痰 风痰 肝风 肝火 心火 外风 肝肾 脾 脾肝肾 心肝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横窜经络 蒙蔽脑窍 本虚(下虚):肝脾肾 标实(上盛):风火痰淤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口僻2痫病3厥证4痉病5.痿病 相关检查 诊断依据 1.CT,MRI 2实验室检查3脑脊髓检查 诊 断 诊断依据 情绪激动,劳累,酗酒,气候骤变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 无力等症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 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 多为急性起病 好发于中老年 可发现梗塞病灶与出血病灶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 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 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可确诊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也可确诊 中风病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 1 2 3 4 5 痉病 口僻 痫病 痿病 厥证 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 鉴别诊断 相同点:口眼歪斜 可能鉴别点: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 鉴别点:口僻无言语不清,无半身不遂 中风与口僻(俗称“吊线风”) 相同点: 起病急骤、突然昏扑、肢体活动障碍 鉴别点: 肢体无力:痫症以痉挛抽搐为主 部位:痫症以四肢多见 后遗症:痫症多无 发作频率:痫症多 中风与痫症(俗称“羊痫风”) 相同点:不省人事 鉴别点: 厥证醒后如常 厥证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厥证时间较短 中风与厥证 相同点:不省人事、肢体抽搐 鉴别点: 痉证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痉证神昏在抽搐后 痉证抽搐时间长 痉证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中风与痉证 相同点:肢体无力 鉴别点: 痿证起病缓慢 痿证以双侧肢体无力多见 中风与痿证 相同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鉴别点: 瘤卒中起病可缓慢 影像学鉴别 中风与瘤卒中 CT,MRI 实验室 检查 脑脊髓检查 相关检查 四、辩证论治 辨病情轻重、辩闭脱证、 辩分期、辨病性 急性期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中经络 中脏腑 后遗症(恢复期)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辩证要点 辨中经络和中脏腑 中经络——无神志障碍,病位浅,病情轻. 中脏腑——有神志障碍,病位深,病情重. 辨闭、脱证 闭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 、大小便闭阳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数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脱证:目合口开,手撒肢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辩证要点 辨分期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辩证要点 辩证结合辅助检查 CT,MRI 实验室 检查 脑脊髓检查 出血或缺血 治疗原则 急性期 急则治标——平肝熄风,清热涤痰,化痰通腑,活血通络等法闭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脱证——治本为先,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扶正祛邪——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辩证论治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兼有恶寒、肢体关节酸痛,脉浮 祛风、化痰、养血、通络 中经络 证候特点 中经络 治法 方药 大秦艽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药分析 大秦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