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机波谱解析课切件红外光谱.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波谱解析课切件红外光谱

研究内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不饱和有机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红外光谱法: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出现). 红外光谱 1. 红外光谱的一般特征 (2) 测定方式 液态:涂膜在KBr晶片上测定 固态:KBr压片,或分散在石腊油中 溶液中:将样品配成溶液,在池槽中测定 (3) 一些基团的特征频率(cm-1) 注:s = 强,m = 中,v = 不定 注意 (a) 官能团区(3700~1500 cm-1):X-H,X?Y,X=Y的伸缩引起,彼此重叠较少,可推测是否含有官能团. (b) 指纹区(1400~650 cm-1):键弯曲而引起,吸收带位置和强度随化合物而异. 2.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 成因 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发生振动能级跃迁. (2) 产生吸收带的跃迁条件 相邻能级间的跃迁 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大小或方向必须有一定的变化 只有符合上述规律的跃迁才能产生吸收带 例:非极性的同核双原分子,振动时偶极矩不变,      故不产生吸收. CH3-CH3 C-C单键无吸收带(伸缩带). 对称取代的烯烃和炔烃伸缩振动一般不出现. 伸缩振动不产生吸收带的对称分子 因为分子振动能级差DE为0.05~1.0 eV,比转动能级差(0.0001~0.05 eV)大,因此分子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伴随转动能级的跃迁,因而无法测得纯振动光谱.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 98%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 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iii)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iv)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1) 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 mm. (2) 液膜法 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 (3) 溶液测定   对于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测定. (1) 压片法 将1~2 mg试样与200 mg纯KBr研细均匀,置于模具中,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 (2) 石蜡糊法 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合,调成糊状,夹在盐片中测定. (3) 薄膜法 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后涂制或压制成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测定. 谱图解析 红外光谱法应用 定性分析 1 . 已知物的鉴定 将试样的谱图与标准的谱图进行对照,或者与文献上的谱图进行对照.如果两张谱图各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峰的相对强度一样,就可以认为样品是该种标准物.如果两张谱图不一样,或峰位不一致,则说明两者不为同一化合物,或样品有杂质.如用计算机谱图检索,则采用相似度来判别。使用文献上的谱图应当注意试样的物态、结晶状态、溶剂、测定条件以及所用仪器类型均应与标准谱图相同。 2.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测定未知物的结构,是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用途。如果未知物不是新化合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利用标准谱图进行查对: 不饱和度的计算 谱图解析一般先从官能团区的最强谱带开始,推测未知物可能含有的基团,判断不可能含有的基团.再从指纹区的谱带进一步验证,找出可能含有基团的相关峰,用一组相关峰确认一个基团的存在.对于简单化合物,确认几个基团之后,便可初步确定分子结构,然后查对标准谱图核实。 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例1.推测化合物C8H8O的结构 例2.推测C12H14O4的结构(沸点172?C) 例3.已知化合物A(C3H6O2),在3600~2500有强吸收,1710处有强吸收,推测A的结构。 * 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He、O2、H2等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X轴: 波数(cm-1)—Y轴: 吸收百分数(T%) (1) 红外光谱图由一些吸收带组成 0 100 50 样品的状态对吸收带的位置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谱图上对样品的状态应加以说明. 分子振动是量子化的,它具有一定振动能级,其能量为: E = (?+1 / 2)hc? 0 (? = 0,1,2…等) 两能级差为: ?E=hc? 0 当吸收的红外光频率等于分子振动的基频时,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 简谐振动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真实分子的振动不是严格的简谐运动 红外光

文档评论(0)

173****1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