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置胎盘与胎盘入影像表现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非孕子宫;胎盘;;典型症状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阴道出血;二 分类(Classification);B型超声检查;胎盘植入的定义及分类;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
临床上依据植入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一、植入较浅,胎盘仅与子宫肌层接触。
二、植入较深,胎盘绒毛深达深部肌层。
三、植入更深这,胎盘绒毛穿透宫壁肌层,常侵入膀胱或直肠。
这三种情况分别称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穿透。
产前难以区分这三种类型的胎盘植入。通常需要产后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区分。;发生率:近来,胎盘植入发生率已高达1/533,较前升高20倍。
其可导致严重出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儿生命,且已成为导致产后出血、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产科医师必须面临的临床问题。
发生部位:子宫体部、子宫角等胎盘着床部位,多发生于子宫前壁下段。;高危因素;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辅助检查 ——胎盘植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预测; MRI预测; 根据侵入肌层的程度,胎盘植入分为3种类型,包括胎盘粘连(plcenta accreta,侵入子宫浅肌层)、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侵入子宫深肌层)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穿透子宫壁达子宫浆膜层、甚至侵入子宫毗邻器官)。 图示分别显示正常胎盘、粘连胎盘、胎盘植入和穿透性胎盘植入;1.早孕期超声阳性发现(高危指标) (1)孕囊着床于子宫下段 (2)胎盘血管血流紊乱 (3)胚胎种植于子宫切口部位2.中孕期影像学检查发现 (1)胎盘血管血流紊乱, (2)子宫肌壁与胎盘间隙消失 ,(3)子宫浆膜-膀胱界限不清晰 (4)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膀胱 ,(5)子宫壁厚度小于1mm ,(6)子宫肌壁结构紊乱;正常胎盘与子宫;胎盘植入常见征象(T2WI);;胎盘信号不均:随着孕龄的增加,钙化和栓塞等胎盘老化征象逐渐增多,胎盘逐渐信号不均匀
胎盘低信号带:可能为既往出血引起的局部纤维化;胎盘内条带状低信号影;流空血管影:发生胎盘植入时,胎盘绒毛组织深入子宫肌层,血供丰富;子宫近浆膜面处多发流空血管影;正常子宫-胎盘结合面消失,并见胎盘结构膨出子宫浆膜层;胎盘不均质
胎盘向周围膨出,子宫呈梨形改变
局部与膀胱分界欠清;胎盘组织局部突破子宫浆膜层
多发流空血管影;胎盘组织局部穿破子宫浆膜层;胎盘不均质
胎盘与子宫前壁见膨出改变
子宫与膀胱分界不清;二、影像学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82.0%,特异度为96.8%,具有简便、经济、安全、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它的局限性在于:(1)当胎盘附着在子宫后壁时,诊断可靠性会降低;(2)不能准确评估胎盘植入类型;(3)不能在形态上清楚显示胎盘植入。
2.MR检查:MR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并可以多平面、多方位成像,对诊断胎盘植入有望发挥较;大作用。目前MR一般用在中、晚期孕妇的检查,作为超声的重要辅助手段。当超声诊断不确定,或超声诊断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胎盘植入时,可考虑行MR 检查。
正常胎盘T2W1呈中等均匀信号,内部有低信号线由胎儿面行向肌层,被称作胎盘分隔,其分布较规则,粗细均匀。正常情况下胎盘与周围肌层分界清楚,T1W1胎盘下血管可以表现为胎盘与子宫间的流空腔隙,T2W1子宫肌层被分为3层,其中内层和外层??低信号细条带,中间层较厚,呈中等信号。
正常妊娠子宫呈梨形,宫底和宫体要宽于子宫下段,轮廓光整,无局部隆突。; 综上所述,MR诊断胎盘植入,需观察有无前置胎盘,并结合以往的手术史,特别是剖宫产病史,胎盘植入的主要征象包括子宫变形和(或)下段隆起、胎盘信号不均匀、T2W1胎盘内低信号条带等。当3者都具备时,诊断可靠性较高。胎盘下血管增多,也有可能是其重要征象。; 目前尚无明确MRI分型标准,笔者在Masselli等提出的MRI分型方法基础上结合一些征象进行分析:①粘连型,子宫肌层信号尚完整,子宫结合带低信号模糊、中断或不规则,肌层局部变薄或呈受压改变,胎盘内可见迂曲血管流空信号及带状低T2分隔影;②植入型,低信号的子宫肌壁内出现不规则高信号胎盘组织,可有流空信号影穿过肌层;③穿透型,子宫内外侧低信号带均消失,异常信号穿透子宫肌壁,且膀胱及直肠壁出现不规则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