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身红外光谱g
第二章 红外光谱 本章主要内容 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2. 影响红外吸收频率的因素 3. 红外光谱的分区 4.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5. 红外光谱仪 6. 红外的应用 2.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 若辐射能等于振动基态的能级与振动激发态的能级 之间的能量差时, 分子可吸收红外光能量,由基态向激 发态跃迁。 红外的吸收也遵守Lamber-Beer定律。 振动光谱选律的几点说明 1. 简谐振动光谱选律为ΔV=±1的跃迁发生地几率最大,吸 收强度也最强,为本征跃迁,本征跃迁产生的吸收带为基频 峰。 2. ΔV=±2或±3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为倍频峰,出现在强基频带频率的大约两倍处,为弱吸收。 3. 合频带:基频峰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频率等于两个基频之 和或之差的峰。 合频带和倍频峰统称泛频峰 4. 费米共振:基频和它自己或与之相连的另一化学键的某种振动的倍频或合频的偶合。 5. 振动偶合:当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团与同一原子连接时,其振动发生分裂,形成双峰,有伸缩振动偶合,弯曲振动偶合,伸缩与弯曲振动偶合。 红外图谱 2.1.2 分子振动模型 A:双原子分子:伸缩振动 B:多原子分子振动模型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要比双原子复杂,有3n-6(非线性分 子)或3n-5个振动(线性分子)自由度,对应于3n-6或 3n-5个振动,并不是每个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只有偶极距 发生变化的振动才会产生红外吸收,这样的振动为红外活性振 动,振动过程中偶极距变化越大,吸收向高频移动,并且强度 增加。偶极距不发生改变的振动为红外非活性振动,不产生红 外吸收。 非极性的同核双原子分子如:O2,N2等无红外吸收 偶极距 在任何一个分子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正电荷重心和一个负 电荷重心,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的距离称为偶极 长,偶极距为分子的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的乘积。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类 甲基的振动形式 小结 红外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伸缩振动频率高于 弯曲振动,对称振动频率低于不对称振动频率,只有偶 极距变化的振动才有红外吸收,反之则无。键的振动频 率与键常数、折合质量有关。 2.2 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强度与偶极距变化有关,偶极距变化越大,吸收强度越大。一般来说,基团极性越大,在振动过程中偶极距变化幅度越大,吸收强度越大。 诱导效应会影响基团极性,因此影响吸收。诱导效应使基团极性增强 ,吸收增强,反之则降低。 氢键影响基团的极化程度,因此吸收峰变宽增强。 振动偶合、费米共振 2.3. 红外光谱的吸收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如成键原子的杂化方式,质量效应等,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同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影响因素有关: 1. 质量效应 2.电子效应 内在因素 3.空间效应 4.氢键 5.振动的偶合 外在因素 (1)质量效应 分子中键的振动频率与化学键力常数成正比,与折合 质量成反比。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X基的电负性增大,X-H键力常数 增大,振动波数增高。 同一主族,至上而下,X-H键力常数依次下降,折合 质量增加明显,振动波数减小。 X-H键伸缩振动频率 (2)电子效应 b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共轭引起C=O双键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 吸收频率降低,强度提高,共轭体系中的苯环或双键的 吸收频率也向低波数移动。 (3)空间效应 b. 环张力: 环的减小导致张力变大,环内键变弱,频率降低,环外的振动频率升高 (4)氢键效应 外在因素 样品的制备方法,溶剂的性质,样品的物 态,结晶条件均会影响红外吸收。 小结 影响红外吸收的因素很多,电子效应,空间效 应,氢键主要通过影响键的键力常数,从而影响 吸收频率。 2.4. 红外光谱的分区 铵盐:铵盐中N-H伸缩振动向低波数移动,位于更低波数 3200~2200cm-1,出现强、宽散吸收带。 伯铵盐:3200~2250cm-1宽带 2600~2500cm-1一个或几个中等强度吸收,泛频带 2200~2100cm-1弱谱带,或不出现 仲铵盐:3000~2200cm-1强吸收,宽谱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补充-界件面现象与吸附.ppt
- 波谱解析introd理uction.ppt
- 冰雪覆字盖的地区.ppt
- 标准化心先肺复苏.ppt
- 不同性别、年龄的工体育卫生.ppt
- 不育的来诊断与治疗.ppt
- 必修2第5章三第1节.ppt
- 博士论文答辩幻灯石yang.ppt
- 表示物质前的符号.ppt
- 材料科得学基础.ppt
-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南国中学英文校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沂南县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手办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州市白云区2025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宝丰县联考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六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生物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海伦市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五模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新疆阿克苏第一师第二中学2025届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